惕
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 北京、上海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惕龙,明时福建龙溪(今并入海澄)人,正德中任广东泷水县(故城在今罗定)知县(15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上海等地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,归“入声”部。未详其源。
五代时有惕隐; 明代有惕龙,泷水知县。
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 北京、上海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惕龙,明时福建龙溪(今并入海澄)人,正德中任广东泷水县(故城在今罗定)知县(15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上海等地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,归“入声”部。未详其源。
五代时有惕隐; 明代有惕龙,泷水知县。
读音:Suǒqǔ【综】 达斡尔族姓(莫昆名)。属精克尔哈拉,汉姓为金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出自精奇里“哈拉”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Hóng【源】①黄帝,亦谓帝鸿氏,即大鸿氏,其后有鸿氏(6,8,12,15,17)。②卫大夫鸿聊魋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【望】汲郡(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鸿超,逢
读音:Léi雷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方雷氏。古诸侯方雷氏,以国名为氏,后一支改为单姓雷。二是以祖名为姓氏,黄帝有臣子雷公,后世以祖名为姓氏。三是少数民族姓氏,东汉末以及魏晋
读音:Bùsīgéěrhóngjílī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“以姓为氏”。《元史》有托音色辰,即姓布斯格尔鸿吉哩氏。世居朔漠,本名 “托音”,因跟随元太祖起兵有功,赐名 “
读音:Āēn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普格有此姓(210)。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Dà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山东新泰(359)、湖北黄梅(361)、江西萍乡(371)、四川汉源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、山西之忻州、安徽
读音:bì【音】 亦音佛Fú(7,9,17)。【源】春秋时晋大夫郤至之车右茀翰胡之后(7,26,60)。【变】一作佛(7,60)。【望】河东(17,418)。【布】山东济阳有此姓。【人】战国齐宣王时有
读音:Lángcuò现行藏族 “姓氏”。今四川之道孚有分布。此姓由道孚县公安局提供。郎,汉意为天;措,汉意为海,藏胞常以 “郎措××”取名,或以汉族姓名构造习俗分析之,遂以 “郎措” 为
读音:F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山东新泰(359)、上海(91)、嘉定(351)、浙江普陀(297)、江山(325)、余姚(389)、奉化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,
读音:méng【源】 萌,州名(故治在今四川昭化东南50里),因以为氏,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一说,出葭萌之后(60,62)。帝喾支庶封蜀,秦灭之,蜀侯之弟葭萌封苴,号曰苴侯,命其邑曰葭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