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
【源】①《周礼》春官眠祲,掌十煇之法,以观妖祥,辨吉凶,十曰想。想氏当以此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②相氏之后加心为氏(60,62)。 【布】湖北武汉有此姓(9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、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并注其源: ①其据《姓氏寻源》 注云:《周礼·春官》: “眂祲掌十之法, 以观妖祥、 辨吉凶,十曰‘想’。想氏当以此为氏。” ②又注: “或相氏之后加心。”
【源】①《周礼》春官眠祲,掌十煇之法,以观妖祥,辨吉凶,十曰想。想氏当以此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②相氏之后加心为氏(60,62)。 【布】湖北武汉有此姓(9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、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并注其源: ①其据《姓氏寻源》 注云:《周礼·春官》: “眂祲掌十之法, 以观妖祥、 辨吉凶,十曰‘想’。想氏当以此为氏。” ②又注: “或相氏之后加心。”
读音:Wòyìlá【源】斡亦剌,又译外剌、猥剌,复数为斡亦剌惕。蒙古的一部。居于色楞格河支流德勒格尔河以北地区。明时称瓦剌(397)。当以部为氏。【人】也不干,斡亦剌氏,尚延安公主,封延安王。脱亦列赤
读音:yě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伯禽为周武王之弟周公旦之裔,其少子名鱼,食采东野,因以为氏。东野氏之后有野氏(17,60,62)。【望】 广陵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余姚(389)、北京、内蒙
读音:Liú/Liou, Lyou【源】 飂叔安之后有飗氏(8,60,62)。【变】 亦即飂氏(62)。
读音:Sù【源】见《广韵》(62,80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广韵》 收载,或作“”。 未详其源。
读音:Xíngjīzhīluóhuí【综】 南北朝时在今新疆或中亚一带民族的姓氏(425)。
读音:xiòng湖广松滋县有敻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bù lù gū【源】 ①代北人姓(12)。②北齐天保末大诛元氏,赐孝昭皇后元氏及其父元蛮为步六孤氏,见《北齐书》(60,62)。又,西魏大统九年,赐陆通为步六孤氏(27,60)。【变】 ①北魏
读音:Jiǎ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11,12,16,17)。当以检察得姓(60,62)。【变】 汉时检明避仇改为简(15,63)。【望】 句章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四川武胜
读音:nǚ【音】 亦音男女之女(Nǚ)(17)。张澍云:女娲为女皇,其氏当为男女之女;而女艾、女宽,杜预音为尔汝之汝,疑非,见《风俗通》注(1)。【源】 相传天皇封弟娲于女水之阳(故城在今河南息县西)
读音:jiāo出自寒浞之子浇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成化间总兵浇彧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