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也
【源】 北魏时代北复姓。其先出自铁勒斛律部,后降蠕蠕。拔也稽余裔入归北魏,遂以部名拔也为姓(27,242)。【变】至隋时改称拔曳固(60)。【人】拔也恶蚝,北周时夏州刺史,后镇秦州(17,21,242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与斛律同祖,为拔也部,因氏焉。”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回纥姓。一作拔野古,亦曰拔野固、拔曳固。居碛北,在仆固东,与斛律同祖,号拔也部,后改斛律为拔也氏。”
【源】 北魏时代北复姓。其先出自铁勒斛律部,后降蠕蠕。拔也稽余裔入归北魏,遂以部名拔也为姓(27,242)。【变】至隋时改称拔曳固(60)。【人】拔也恶蚝,北周时夏州刺史,后镇秦州(17,21,242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与斛律同祖,为拔也部,因氏焉。”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回纥姓。一作拔野古,亦曰拔野固、拔曳固。居碛北,在仆固东,与斛律同祖,号拔也部,后改斛律为拔也氏。”
读音:dòu gōng魏文侯时乐人窦公之后。(见《风俗通》)
读音:Shēn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即㜪姓。” 见 ‘㜪’ 条。
读音:Ānyáng【源】 周武王封周章(仲雍曾孙)次子斌于无锡之安阳,后因氏,见《风土记》(17)。亦见《广韵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康熙字典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《中国姓氏
读音:Yòujiàng【综】 汉下鄜侯右将万周,骆越人(6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汉代有右将万周,鄜侯。
读音:kōng tóng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盖因空同山(在河南临汝西南)也,因氏(4,12,60)。 ②亦作〔空桐〕。契为子姓,其后分封,以国为氏,有空桐氏,见《史记》(7,11,17,60)。空桐,
读音:Qiú’ní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解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即仇尼氏。”
读音:wèi qiáng魏武子支孙庄子快生强,为魏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读音:yān【源】 突厥三姓中有咽面部,见《唐书》,咽姓出此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亦载,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突厥三姓有咽麫(面)部, 咽姓
读音:shì wěi晋隰叔为士氏之祖。士其子也,为晋士官,故以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读音:Lǎopéng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