拾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【布】 江苏铜山拾屯(62)、台湾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泸水、安徽之霍山、山东之平邑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《姓苑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晋代有拾虞; 唐代有拾得; 宋代有拾寅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【布】 江苏铜山拾屯(62)、台湾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泸水、安徽之霍山、山东之平邑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《姓苑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晋代有拾虞; 唐代有拾得; 宋代有拾寅。
读音:yuè傅说之后。望出河南。(见《广韵》)
读音:Bāěrgù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八鲁勿歹”。
读音:Lāmǎ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Mǎn【源】 ①系自妫姓。陈胡公满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9,17,21)。周武王封虞舜之裔妫满于陈(故城在今河南淮阳),春秋时灭于楚,史称胡公满。②鲜卑人姓,见《后汉书》(242)。③荆蛮有瞒
读音:Pòyětóu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元和姓纂》注云: “即破野头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C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tóng chéng【源】 系自姒姓。夏禹之后分封,以国为姓有彤城氏(11,17,21,60)。【变】 一作肜城(62),亦作〔彤成〕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
读音:Mólīqí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 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译作“木里乞”。
读音:jì【源】 系自姬姓,春秋时吴王之弟夫㮣之后,子孙因避仇改为既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9,15,17)。②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国始君微子启之后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)及《世本》
读音:Méi【源】 周有郿邑,故城在今陕西眉县东北;又,春秋时鲁有郿邑,故城在今山东东平西。或以地为氏(62)。亦见《中国著作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