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áng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宣王之子尚,幽王时封为扬侯(扬,故城在今山西洪洞东南15里),其后以为氏(12,21,60)。一说,春秋时霍、扬、韩、魏皆周同姓之国。扬为晋所灭,晋封与羊舌氏作采邑,有铜鞮、扬氏、平阳三县(12,60)。汉时扬雄之祖出自周伯侨,以支庶食采于晋之扬,因氏焉(17,12,21)。②土家族姓(387)。【望】 天水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吉林省多此姓。【人】 扬季,汉时庐江太守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上饶,山西之长治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①“姬姓,周宣王子尚义,幽王时封为扬侯,为晋所灭,其后氏焉。” “或曰周景王之后。” “一云唐叔虞之后,至晋武公孙子齐; 生伯侨归,周天子封扬侯。然传言虞、虢、焦、滑、霍、杨、韩、魏皆姬姓之国,为晋所灭,以为羊舌氏之邑,此其明也。扬雄《自叙》 云: ‘伯侨不知周何别也。’ 又云: ‘晋武公子伯侨生文,文生突,羊舌大夫也。’ 又云: ‘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,凡三县: 一曰铜鞮,二曰扬氏,三曰平阳。突生职,职生子: 赤、肸、鲋、虎、季夙。赤,字伯华,为铜鞮大夫。生子容; 肸,字叔向,亦曰叔誉; 鲋,字叔鱼; 虎,字叔罴。号羊舌四族。叔向,晋太傅,食采扬氏。其地平阳扬氏县是也。叔向生伯石字食我,以邑为氏,曰扬石。党于祁盈,盈得罪于晋,并灭羊舌氏。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,遂居华阴。’ 又有扬突,后周赐姓独孤氏,隋复本姓; 又有莫胡卢氏改为扬氏。又,炀帝诛扬元感,改姓为枭氏。”综上所述,扬氏之源有三:①周宣王 (或曰周景王) 之后以国为氏,系出姬姓;②或出姬姓之羊舌氏: 羊舌肸之孙扬石我以邑为氏;③北魏莫胡卢氏改为单姓扬。又,古扬、杨或通,后世分为两姓; 又,或改为鲜卑姓独孤氏; 或改为枭氏。

汉代有扬雄、扬乌; 宋代有扬无咎、扬避举; 明代有扬光休,永乐举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當于

    读音:Dāngyú【源】 汉时匈奴大族中有当于氏,见《汉书·匈奴传注》(60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匈奴大族有当于氏。见 《汉书·匈奴传·注》。”汉有当于

  • 杭阿克

    读音:Háng’ēkè【综】 清镶红旗蒙古马甲九凌泰之妻为杭阿克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ruì锐为微子后。(见《路史》)齐有锐司徒,主锐兵者。(见《左传》)升平中,鲜卑有御史中丞锐管。(见《广韵》)

  • 樂正

    读音:Yuèzhèng【源】 ①周官有乐正,为乐官之长,其后以官为氏(6,7,8,12,60)。②系自子姓。宋公族之后(17)。 【望】 东鲁(17,418)。 【变】 后改为乐氏(69)。 【布】

  • 读音:Yàn【综】 见《庄子·天运篇》,亦作猋(62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qú【源】 ①春秋时孔子弟子、卫大夫蘧瑗之后,见《姓源》(6,12,17,21)。②系自曹姓。春秋时邾子蘧蒢之后,以名为氏(17)。③河南长垣有蘧伯乡,一名新乡,有蘧亭(87)。以邑为氏(60,

  • 读音:Chǎ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河北万县(326)、山东沂水(332)、安徽淮南(3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邑有分布。此姓为平邑县公安局提供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於古籍

  • 公索

    读音:gōng suǒ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有公索氏,见《家语》(6,11,12,21,60)及《说苑》(9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《孔子家语》云: “鲁有公索氏,将

  • 读音:xuán【源】 ①相传为黄帝之子玄嚣之后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②相传为黄帝之臣玄寿之后(60,62)。③相传帝庚子玄元之后(60)。④少昊时诸侯国玄都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)

  • 孟伍

    读音:Mèngwǔ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