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gǎi

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,春秋时改国之后,见《世本》(60)。 ②回族姓(97)。【望】 咸阳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河南洛宁(294)、山西平陆(298)、安徽淮南(362)、云南蒙自(6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改产,春秋时秦大夫(9,17)。改谦六,清康熙戊午年举人(23,62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、山西之临汾、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回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世本》 云: “改,子姓国。” 此当以国为氏,系出子姓。②郑樵注云: “秦有大夫改产”,其后当亦有改氏。

元代有改住; 明代有改麻贵; 清代有改谦六,康熙戊午武举人; 又有改琦,画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揚武里

    读音:Yánɡwǔlǐ【综】 清镶红旗满洲闲散春灵之妻为扬武里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niǔ纽回,字孝政,河东安邑人也。(见《隋书·孝义传》)纽,姓。(见《正字通》)

  • 火里剌

    读音:Huǒlǐlá元代“色目人” 姓氏。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和尔拉”。

  • 仰不來木

    读音:Yǎngbùlàimù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(160)。

  • 子庭

    读音:zǐ tíng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大夫子庭,其后以字为氏(6,60)。②系自��姓,春秋时楚国公子午,字子庭,其后以字为氏(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

  • 读音:Xī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86)、《姓觽》(17)。【变】 亦作攜(17)。【望】 河东(17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;《姓氏词典》音xié。姑兼收以备考。

  • 读音:Shǐ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忻州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布拉

    读音:Bùlā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嘎窩

    读音:Gāwō珞巴族姓氏。出自米古巴部落,本氏族名,或以代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
  • 读音:má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帝鸿之后。” ② 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补遗·诸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