斡耳那
【源】元时人姓(57)。斡耳那,亦译作斡剌纳儿,系蒙古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【变】①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斡尔喀〕(24)。②脱怜,斡儿纳氏,元至治三年任南台御史,见《至正金陵新志》(399),〔斡儿纳〕似即斡耳那之异译。一说,即阿儿剌氏(399)。
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古今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千户怯怯里,姓此氏。”
【源】元时人姓(57)。斡耳那,亦译作斡剌纳儿,系蒙古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【变】①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斡尔喀〕(24)。②脱怜,斡儿纳氏,元至治三年任南台御史,见《至正金陵新志》(399),〔斡儿纳〕似即斡耳那之异译。一说,即阿儿剌氏(399)。
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古今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千户怯怯里,姓此氏。”
读音:Shū【源】 ①尚书,官名,以官为氏(15,21,60)。②清满洲正蓝旗中有书氏(260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高淳(305)、浙江江山(325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江西新干(40
读音:gài吴王弟夫概之后。(见《路史》)▲〈五代吴越〉概齐物,杭州人,道士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“㮣”引《路史》云:“吴王弟夫㮣之后。 亦作‘
读音:Méng蒙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高阳氏。夏朝建立后,颛顼的后代被封在蒙双,其后世子孙将封地名作为姓氏,有蒙姓和双姓。二是源于蒙山氏。周朝时,有官职名为东蒙主,职责是管
读音:Zhēnè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华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(按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“真郭”称: “又作 ‘真鄂’。”是“真鄂”,或与“真郭” 同,或为“真郭”之讹。)
读音:shū zhò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叔牙为叔孙氏,牙之孙彭生,别为叔仲氏(7,11,12,17,60)。【望】 博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大陆仍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
读音:sà gū萨孤,代人,随魏而北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Wǎ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湖南湘潭(373)、台湾(65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、忻州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
读音:Tuōtuōlún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读音:wěi见《姓苑》。汉伟璋,光禄勋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Shíshēn【源】 实沈、阏伯、续牙、晏龙、巫人、叔戏、厌越皆帝喾庶子也。实沈、阏伯居旷林,后阏伯迁于宋,是为商。实沈迁于大夏为参,后有实参氏、阏氏、遏氏、商丘氏(19,2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