斡耳那
【源】元时人姓(57)。斡耳那,亦译作斡剌纳儿,系蒙古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【变】①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斡尔喀〕(24)。②脱怜,斡儿纳氏,元至治三年任南台御史,见《至正金陵新志》(399),〔斡儿纳〕似即斡耳那之异译。一说,即阿儿剌氏(399)。
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古今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千户怯怯里,姓此氏。”
【源】元时人姓(57)。斡耳那,亦译作斡剌纳儿,系蒙古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【变】①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斡尔喀〕(24)。②脱怜,斡儿纳氏,元至治三年任南台御史,见《至正金陵新志》(399),〔斡儿纳〕似即斡耳那之异译。一说,即阿儿剌氏(399)。
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古今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千户怯怯里,姓此氏。”
读音:Chō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元有抽丑”,未详其他。
读音:Zhāsàkè【综】 清镶白族蒙古马甲巴图之妻为查萨克氏(260)。
读音:jī【源】 ①黄帝臣太山稽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1,12,15)。②越王居会稽,其后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③汉武帝时有騠兹侯稽谷姑将众降,见《汉书》。系小月支人(242)。④
读音:Yúgèluó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读音:lì当为狄历之后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
读音:Tóngníyào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,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Bālǔlàsī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。哈剌察儿,巴鲁剌思氏,元时授千户,从木华黎伐金,见《新元史》(399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援引 《蒙古秘史》收载,疑亦作“八鲁刺忽
读音:Āluò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马边、峨边均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、马边等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Lúbāzàngbā古代吐蕃族姓氏。吐蕃自达磨赞普被杀后分裂为四,其一在前藏,即拉萨王系。此系又分而为六,芦巴藏巴为其一。或以部族名为姓,遂称芦巴藏巴氏。参见 《中国通史》。
读音:Bi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)。或以地为姓,下辩亦作下辨,在武都(故城在今甘肃成县西80里)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有此姓(279)。【人】 辩武,汉时人(60)。罕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