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guǒ

【源】 果氏源出周时巴子国(故城在今四川巴县)之后(15,21,24,60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果琳,明时武进人,弘治中贡士任训导(15,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、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围场、景县、乐亭,山东之昌乐,辽宁之清原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①“ 《周书·史记篇》 有果氏。” ②其引 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果姓出古巴子国。”古代巴子国,隋为隆州,唐置果州,故址在今四川南充县北。

明代有果琳,武定人,弘治中贡士,任训寻; 又有果有,济源县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。一说,即合氏,后加人旁为佮(7,9,17,60)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一说为合氏所改。” (按: 此姓之音颇难确定:《中

  • 渴俟

    读音:kě sì代北姓,后改为纸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一作渴侯氏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收载; 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,其注云: “渴俟氏改为纸

  • 读音:Xūn/Shiun,Syu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安徽淮南(362)、上海、四川成都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

  • 餘丘

    读音:Yúqi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乃 “余丘”之讹,参见该条。)

  • 读音:Dǎn【源】 ①中牟(春秋时卫地,故城在今河南鹤璧西)有士曰胆胥己请见之,见《吕氏春秋》(63,86)。亦见《中华大字典》(91)。②满族姓。【布】 山西平陆(298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

  • 將其

    读音:Jiāngqí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据 《路史》云: “源於姜姓。春秋时齐公族。” (按: “将其”,其他姓氏书未见有载,疑乃“将具” 氏之误。盖其、具形近而讹。)

  • 有陘

    读音:Yǒuxíng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元和姓纂》注云: “春秋时鲁国大夫有有陉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長孫

    读音:Zhǎngsūn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公族有长孙氏,见《路史》(17,26,62)。②北魏时鲜卑人姓。其先与魏主拓拔氏同源。北魏献帝以次兄为拔拔氏,后改为长孙氏(7,11,12)。【望】 济阳(17

  • 读音:Yīng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注云: “以人名为姓氏。明代始有此姓。明苏州人刘缨,成化进士,曾任河南道御史,后按察福建,当地有地方官谎报朝廷,说俘虏千余男人,其

  • 普除普

    读音:Pǔchúpǔ彝族姓氏,本氏族名,遂以为姓。后改为单姓 “普”。盖取其首音,谐以汉字“普” 而得;又,“普除普”乃彝语“布氏族”之音译,或以其汉意“布”谐 “普” 字而得。见 《中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