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cì

【源】 ①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次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②匈奴人姓。汉武帝元鼎四年,次公来降,封僚侯。五年,坐酎金免,见《汉书》(21,242)。【变】 一作佽,亦作兹(21,26,60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内蒙古乌审旗(369)、江苏启东(311)、上海嘉定(35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广西钦州(364)、四川富顺(395)、陕西(92)、台湾花莲(68,261)、山西、河北石家庄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次非,春秋时荆国勇士,亦作佽非,或兹非(21,26)。次益,明时河北获鹿人,宣德中任河南浙川知县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获鹿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阳泉、长治、朔州、榆次,青海之天峻,湖南之益阳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藏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,郑樵将其归“以次为氏”之列。古代楚有次非,《吕氏春秋》载: “荆有次非者,……得宝剑干遂。还反涉江,有两蛟夹绕其船,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: ‘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。弃剑以全己。余奚爱焉?’ 于是赴江刺蛟,杀之而复上船,舟中之人皆得活。荆王闻之,仕之执圭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《路史》: ‘楚公族有次氏。’ 一作 ‘佽’,又作 ‘兹’。”

汉代有次公; 唐代有次应神; 明代有次益,淅川知县; 又有次摅,广东都司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Gǒu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晋城及雁北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疑与“苟”或通,本草名,即枸杞,亦作苟杞。)“河内多杞,所居饶之,因以为氏。”(《姓氏考略

  • 表特

    读音:Biǎo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喀喇沁(23,63)。【人】 表特格对,清蒙古正蓝旗人,世居喀喇沁,康熙中从征湖广阵亡,赠云骑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喀喇沁地方。为蒙八旗姓氏之

  • 读音:Jù【源】 或系拒丘氏所改(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xìng【音】 又音纂(Zuǎn)(30)。【源】 见《正字通》(86)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正字通》 云: “涬,姓。五代有涬寅逊。”未

  • 牟孙

    读音:mù sūn小邾子后有牟孙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楊伊勒

    读音:Yángyīlè【综】清正白旗蒙古闲散五尔兖布之妻为杨伊勒氏(260)。

  • 公孟

    读音:gōng mè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襄公之子公子絷,字公孟,其孙以王父字为氏(7,12,17,60)。一说,公孟为之字(7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

  • 读音:Tóng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姓谱》 注云: “以水名为姓氏。潼水,在陕西潼关县西。”

  • 读音:Jiā【音】 又音挟(Xié)(75)。【源】 夹氏即郏氏、侠氏、荚氏(60,62)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载《夹氏春秋传》十一卷(7,17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

  • 布特

    读音:Bùtè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前锋维常之妻为布特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