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xīn

【源】 乌桓有歆姓,见《后汉书·鲜卑传》,盖以大人之名为姓(60,62,63)。【布】 北京、江苏丹阳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市有分布。汉族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“乌桓有歆姓。见《后汉书·鲜卑传》。盖以大人之名字为姓。”

汉代有歆志贲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烏洛蘭

    读音:Wūluòlán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《元和姓纂》 注云: “此姓后改为阑氏。”

  • 飞廉

    读音:fēi lián秦嬴姓,后分封,以国为姓。(见《史记》)

  • 读音:dān【源】 ①黄帝之子任姓之裔封于儋,因氏,见《姓谱》(17)。②古儋耳国(故城在今海南儋县)人之姓(12,21)。③系自姬姓。周简王少子儋季之后,以字为氏(7)。一说。周简王四世孙周大夫儋翩

  • 晃合丹

    读音:Huǎnghedān【源】 元时人姓(57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晃合坛〕(57)、〔晃忽摊〕、〔晃兀摊〕(13)、〔鸿和坦〕、〔哈坦〕(24)、〔儿合丹〕(61)。②晃答豁儿,元太祖时为火儿赤(官

  • 廖叔

    读音:liào shū【源】 廖叔安之后(7,60,62)。【变】亦作飂叔(12,21)、〔寥叔〕(91)。【人】廖叔翘,春秋时秦惠王时大夫(7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

  • 读音:héng【源】 ①春秋时楚大夫恒思公之后有恒氏、常氏,见《世本》(3,6,12,17,60)。 ②春秋时卫康叔支孙食采于恒(故城在今河北正定南),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 ③清满洲八旗姓

  • 逢門

    读音:Féngmén【源】 夏时炎帝之裔逢门之后(17,60)。【变】 或作〔逢蒙〕、〔蠭门〕、〔蠭蒙〕(17)、〔逄门〕(12)。【人】 逢门子豹,汉时人,著有兵法,见《汉书》(6,12,17)。历

  • 读音:Jí【源】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1)。 【望】齐郡(17,418)。 【人】瘠环,春秋时齐景公侍人,见《孟子》(11,17,26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正字通》云: “瘠,

  • 蓋樓

    读音:Gàilóu【源】代北姓(27,44,60),系出羯胡(70)。 【变】①亦作〔盖娄〕(12,27,63)、〔葢楼〕(17)。②后改为盖氏(27,44,60,70)。一说,后改为楼氏,后因避仇改

  • 公玊

    读音:Gōngsù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玊,音 ‘肃’。黄帝时公玊带造明堂”。且将其归入 “以鲁人字为氏” 之列,不详其意。《史记·武帝纪》: “上欲治明堂奉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