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Ōu

【源】 ①越王无疆之次子,封乌程(故域在今浙江湖州南20里之故菰城)欧馀山(今升山)之阳,后有欧氏、欧阳氏、欧侯氏(8,17,60,62)。一说,越王无疆之裔东越王摇,镇守东欧,称东瓯王,其后有欧氏(7)。②苗族吉学氏汉姓为欧、贺(116)。③水(125)、白(140)、满、蒙古(344)、土家(387)、台湾土著(65)、侗、壮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 亦作瓯(7,17,24)。【望】 平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6%。尤以广东、湖南等省多此姓,2省欧姓约占全国汉族欧姓人口61%。【人】 欧宝,汉时安城人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,内蒙古之乌海,江西之金溪、崇仁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、泸水、陇川、兰坪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怒、水、瑶、苗、侗、土家、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越王无疆之次子,封乌程欧馀山之阳,后有欧氏、欧阳氏、欧侯氏。”望出平阳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注引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 亦云: “出自姬姓 (按: ‘姬’误,当作 ‘姒’),夏少康庶子封于会稽,至越王无疆,为楚所灭,无疆子蹄,更封乌程欧余山之阳。为欧阳亭侯,遂以为氏。” ②又,欧冶子之后有欧冶氏,亦有欧氏,后或 “音讹” 而为 “” 氏。③或与“” 同。郑樵注 “” 云: “亦作 ‘欧’。东瓯王之后也。” 《史记·东越传》载: “ (汉) 孝惠三年,举高帝时越功,闽君摇功多,乃立摇为东海王,都东瓯,世称东瓯王。” 东瓯故城在浙江永嘉县西南三十里。④傈僳族之欧姓,则源於“欧扒”、“欧撇扒”。“欧扒”,汉意指熊氏族,当源於原始氏族图腾,以之命(氏)族,以族为姓; “欧撇扒”,汉意为菜氏族,用为姓。后或取其首音谐以 “”字而为单姓。⑤彝族之欧姓,系欧其 (或作 “偶琪”) 氏所改。盖取 “欧其” (偶琪) 之首音,谐以汉字 “”而得。

汉代有欧宝,平都人; 宋代有欧庆,乾德人,永春知县; 明代有欧大,顺德人,国子博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杜金

    读音:Dùjīn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今香港有此姓。”按:此即所谓“璧联”姓,不少已婚女性为璧联姓,此之“杜”表娘家姓;“金”表夫家姓。“杜金”其表自身家庭之所出。只是这类姓氏多不传

  • 阿祖

    读音:Āzǔ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吐門

    读音:Tǔmén【综】 北魏时改代北姓吐门为门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60)。一作叱门氏(60)。一说,吐门系叱门之讹(70)。亦作〔徒门〕(416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

  • 師祁

    读音:Shīqí【源】 春秋时楚国有师祁氏(60,62)【人】 师祁黎,春秋时楚国人(12,17)。师祁番,汉时郎中(12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郑樵将其归入“以官、名为

  • 读音:Zhāng【源】 ①张、王、李、赵,黄帝赐姓,见《风俗通》(1,60)。黄帝之孙挥,始造弦,实张网罗,世掌其职,后因以为氏,见《广韵》(11,21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国有解张其人,字张侯,以

  • 步鹿孤

    读音:bù lù gū【综】 代北姓(27)。北魏时改步鹿孤氏为步氏,亦作步鹿根氏(7)。一说,步鹿孤氏后改为鹿氏(12,15,63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后改为鹿氏。(

  • 蒲如

    读音:pú rú【源】①蒲,侯国(春秋时卫地,战国时属魏,故城在今河南长垣西南),其后有蒲如氏(60,62)。②齐地有蒲如氏(60,62)。商时侯国蒲姑(故城在今山东博兴东北),其后分派有蒲如氏(17

  • 亦剌

    读音:Yǐlá/Ira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。疑即答鲁乃蛮氏(33)。亦剌(ira)为元蒙古人名字的组成部分,如,南台中丞亦剌里,忙兀台之子亦剌出(399)。疑“亦剌”非姓,今姑录此备考。

  • 布吉爾根

    读音:Bùjiěrgēn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满八旗之正蓝旗人扎克丹,即姓此姓,世居额勒敏地方。

  • 读音:Háng杭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姒姓。大禹封支子于余航国(今浙江余杭),其后人便以国名命姓,称作航姓,后来以木旁代替舟旁,遂成杭姓。二是源于抗姓,抗、杭同源,属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