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Yīn

殷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子姓。周武王灭纣,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,商朝其他贵族子孙不得封者,以故国名为氏,称为殷姓。二是以水名为姓氏。因临殷水居住,其居民遂以水名为氏。

殷姓主要繁衍于我国的北方,河南西华境内是殷姓望族所在地。周灭商后,殷商王朝的遗族被分迁于各诸侯国。三国时期,今江苏、四川一带均有殷姓人居住。宋元之际,为逃避战乱,殷姓部分迁入广东、福建、山西、甘肃等地。明初,殷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之一,被分迁于河南、河北、山东等地。至此,殷姓广布全国。清代始有殷姓人迁居台湾,后又有人远迁南洋。

殷姓历史人物有晋代殷羡,字洪乔,陈郡长平(今河北西华)人。成语“付诸洪乔”的当事人。说的是殷羡去豫章郡做太守。临行前,京城有很多人托他捎信,据说“附百许函书”,殷羡到了石头城(石头渚,江西赣水西口),悉掷水中,并念念有词地说了一段著名的话:“沉者自沉,浮者自浮,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。”其子殷浩,是东晋有名的清谈人物,是成语“咄咄怪事”的当事人。据说殷浩被废后,天天以手当空写字,周围人很奇怪,偷偷观察,乃是“咄咄怪事”四字。殷仲容,唐朝著名书画家,陈郡长平人。官至工部郎中、申州刺史。善画人物貌,尤其擅长用墨色,浅深浓淡,如兼五彩,为水墨画之先驱。

殷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七十四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,商祖契之后。盘庚自奄(故城在今山东曲阜)迁到殷(故城在今河南安阳西北),故称殷商。周武王灭纣,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,以奉汤祀,子孙不得封者,以殷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15,17)。②河南禹县境内有殷水,居者以水名为氏(11,60,62)。③清满洲八旗姓音佳氏后改为殷氏(180)。④彝(130)、回(380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 ①齐人言殷声如衣,今姓衣者殷之胄也,见《礼记注疏》(63,80)。故山东衣姓源出殷氏。②古时庙讳有六姓,〔〕为其一,即殷姓(9)。【望】 汝南(12,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6%。尤以山东、云南、四川、河北、陕西等省多此姓,上述5省殷姓约占全国汉族殷姓人口58%。【人】 殷通,秦时会稽守将(17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、霸县,山东之平邑、东平,山西之太原,内蒙与之乌海,湖北之监利,江西之金溪,广东之澄海,贵州之从江,云南之河口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回、鲜、土家、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 “契始封於商,后世迁于毫,司马迁云: ‘禹兴、西羌汤起亳也,及有天下,始居宋地,复命以亳。’ 今南京穀熟是也。”盖有殷水出阳城, 东至西华汝阳, 入于榖水,合流。古人并谓 ‘颍’ 为 ‘溵’,故命以 ‘殷’,旧有溵水县,宋建隆改商水。隶陈州。然迁于嚣,迁于相、迁于耿、迁于朝歌,皆谓之殷,以成汤建国之所命也。或谓之商,以契始封之所命也。至于纣,为周武王所灭,封微子於宋,以奉汤祀,其子孙不得封者以国为氏。” 此当系出子姓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《姓氏急就篇·注》 云: “殷水在颍川,居之者以为氏。”则此当以水名为姓氏。③清代满族音佳氏或改单姓殷。见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汉代有殷丹,会稽太守; 晋代有殷浩,又有殷仲文、殷仲堪; 唐代有殷冲容; 清代有殷树柏,秀水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茄罗

    读音:jiā luó姓出《姓苑》。西夏有此姓,一作茹罗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中行

    读音:zhōng xíng【源】 春秋时晋国公族隰叔之后。晋公族逝敖生荀林父,晋文公作三行以御狄,荀林父统率(即中军),谓之中行桓子,其后以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4,6,7,17)。 【望】河东(17

  • 读音:Bǎi柏姓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周朝时,在今河南西平有柏国。春秋时,柏国被楚国所灭,后代就用柏为姓氏。二是以祖辈名号为姓氏。相传远古时代东方部族首领有柏皇氏,住在皇柏山(

  • 读音:Kuò/Kuoh,Kwo【综】 源出不同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读音:Jī【综】 疏氏,犄姓之别,见《希姓录》(22)。见《姓谱》(444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拉耐

    读音:Lānài【综】 德昂族姓(克勒名)。世居云南镇康木厂区大寨,汉姓为姚(146)。

  • 读音:Yǎn/Yean,Yen【源】 ①兖国,少昊之裔,见《舆地广记》,以国为氏(17,60)。 ②周公旦之后封于兖,以国为氏,见《盟会图》(17)。古兖国故城在今山东兖州。【望】 东郡(17,60,

  • 读音:dú见《姓苑》。

  • 读音:Shā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xū【音】 又音Rú(17)。【源】 春秋时郑成公之兄��之后,以名为氏,见《元和姓纂》(17,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音 ‘须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