淹
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奄侯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古奄国,春秋时在鲁地,故城在今山东曲阜东。一说,奄氏所改(60)。【望】 南昌(17,418)。【布】 宋时豫章(故治在今江西南昌)多此姓(7,60,62)。【人】 淹彪,隋时河南雒阳人,开皇初任莒州刺史(15,21,24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晋城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云: “豫章人多此姓,为奄氏所改。”
隋代有淹彪,字文宗,河南洛阳人,开皇初任莒州剌史。
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奄侯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古奄国,春秋时在鲁地,故城在今山东曲阜东。一说,奄氏所改(60)。【望】 南昌(17,418)。【布】 宋时豫章(故治在今江西南昌)多此姓(7,60,62)。【人】 淹彪,隋时河南雒阳人,开皇初任莒州刺史(15,21,24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晋城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云: “豫章人多此姓,为奄氏所改。”
隋代有淹彪,字文宗,河南洛阳人,开皇初任莒州剌史。
读音:Yìqíjiè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乃 “異其斤”之讹,盖斤、介形近而误,姑收录以备考。)
读音:Kuǎ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9,11,12,15)。即蒯氏。蒯通为汉时说士,有权变,武信君用其策,降燕、赵30余城,韩信用其计,遂定齐地(62)。《韩诗外传》蒯通作匮生(60,62)。 【望
读音:Jú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【望】 汝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围场,山东之鱼台、平度、平邑、东平,内蒙
读音:Zhíbǐng【源】 夏时有箕伯、直伯。直伯之后有直氏、直柄氏(19,21)。
读音:Bù【综】 源出不详,或原系非汉族姓(62)。内蒙古、广东等地均有此姓(9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、长治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疑此为布姓之分族。)
读音:Shùyáng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,63)。【人】 竖阳谷,春秋时楚国人,见《吕氏春秋》(17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吕氏春秋》注云:“春秋时楚有竖阳穀(谷)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Lánqiàkè【综】 裕固族姓。东八个家、罗儿家、曼台等部落均有此姓,世居甘肃肃南,亦作〔兰贾克〕,清末民初始改汉姓为兰(198)。裕固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裕固族》有载。本户族名,以为
读音:Mólí【综】 唐时吐蕃首领之姓(50,60,62)。唐吐蕃将尚婢婢遣磨离罴子将兵拒论恐热,其属烛卢巩力劝罴子按兵拒险,罴子不从而败(7)。历史上吐蕃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唐书》
读音:Ālèhūmù元代“色目人”姓氏。为 “色目人”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氏族》 译作 “阿儿浑”。
读音:Jiū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及《元和姓纂》(17,62)。【布】 陕西有此姓(9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新疆之塔城有分布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