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昭公之子公为之后,以字为氏,见《世本》(12,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为〕(86)。【望】 南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云南东川(380)、河北卢龙(289)、安徽淮南(362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为昆,东汉南郡太守(1,17)。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昭公之子公为之后,以字为氏,见《世本》(12,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为〕(86)。【望】 南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云南东川(380)、河北卢龙(289)、安徽淮南(362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为昆,东汉南郡太守(1,17)。
读音:Yí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四川武胜有此姓(321)。疑系嬴姓之讹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四川之长寿、贵州之从江、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长寿等县市公安局提供; 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
读音:Bóyáwútái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蒙古族姓,元礼部尚书泰不华,姓此氏。”(按: 疑此即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氏族》所收之“伯要歹” 之别译); 《续
读音:Yānzhǐjítái【源】元时蒙古人姓(57)。 【变】亦作〔燕只吉䚟〕(57),而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扬珠济达〕(24,63)。 【人】彻里,燕只吉台氏,从元太祖定中原,以
读音:sài【音】 又音Sāi (86)、Sài(16,81)。【源】①天竺胡人姓。即释种,亦称塞种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6,7,12,15)、《正字通》(81)。②秦末汉初南越人有塞氏(7
读音:yě【源】 原系蒙古人姓(15,21,60)。【布】 北京、湖北武汉(91)、钟祥(388)、四川成都(91)、江苏武进(314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也伯先,明时安徽怀宁人,洪武初岁贡,任训导
读音:Yù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山东淄博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称: “现代
读音:Fǒ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西平陆(298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湖北黄梅(361)、台湾嘉义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多此姓。太原、大同、阳泉、临汾、朔州、忻
读音:kě dì【综】 代北人姓。后改为延氏(6,12,21,27)。疑为可地延氏省字所改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改为延氏。
读音:Hǎlī元代“色目人”姓氏,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夯力”。
读音:Mùcū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昌图有分布。本日本汉字姓,入中国籍,遂以“木村”为姓。此姓系昌图县公安局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