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烏庫哩

烏庫哩

读音:Wūkùlī
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,260)。源自辽时女真乌古部,在金称乌古论氏,元时称乌古孙氏(180)。【变】 ①后改姓商、刘、乌、李等(180)。②亦作〔吴库理〕(260)、〔乌库里〕(180)。③清正黄旗满洲马甲南太之妻为乌库理氏,镶蓝旗满洲云骑尉冷希布之妻为乌库力氏(260),〔乌库理〕、〔乌库力〕等似均系乌库哩之异译。【人】 乌库哩经文岱,清满洲镶红旗人,咸丰年中因生擒太平天国将林凤祥,升固原提督(61)。

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。本辽代部落名,称“乌古”,至金穆宗时归金,并以部为氏。称“乌古论” (亦作“乌古伦”);元代称“乌古孙”;明代仍称“乌古”; “乌库哩” (或作“乌库里”、 “乌��哩”) 乃清人之称。始为女真族姓氏,至清则融为满族,世居黑龙江地方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其源不一: ①或以部为氏,乃金女真之白姓。②或为包氏所改。金包长寿、包世显、包疙疸并赐姓乌库哩氏。后或为刘氏; 又,《金史·国语解》 载: “乌古论曰商。”

金穆宗贞惠皇后即乌库哩氏; 清咸丰时固原提督经文岱,亦为此姓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質沙

    读音:Zhìshā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一说即宿沙氏。” (按: “宿沙氏”,《姓氏考略》引 《世本》作 “夙沙氏。”相传为炎帝时侯国。)

  • 黎比

    读音:Líbǐ【源】 系自己姓。莒黎比公之后,见《世本》(17,62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亦收,注云: “即犂比氏”。

  • 燭渾

    读音:Zhúhún【综】代北姓。北魏改烛浑氏为味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0)。烛浑即渴烛浑之省译(17,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云: “烛浑氏改为

  • 孙伯

    读音:sūn bó逝敖后有孙伯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读音:Jī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上海嘉定(351)、浙江萧山(209)、北京(91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河北隆化(344)、江苏武进(314)、江西新干(400)、安徽淮南(362)、霍邱等地均有此姓

  • 乐利

    读音:yuè lì齐胡公支子为乐利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  • 上官

    读音:Shàng guān上官姓出自芈姓。春秋时,楚怀王有个小儿子叫子兰,一说其被封为上官大夫,后世子孙遂以官名为姓。一说上官是地名(今河南滑县东南一带),子兰被封于此,后世子孙遂以封地为姓,

  • 读音:Yín【源】 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7,62)及《改并四声篇海》引《姓苑》(86)。【望】 广平,见《姓苑》(17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苑》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(按:《汉语大字典》音yán

  • 读音:Yí《姓氏词典》引王述民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《汉语大字典》音yì,未注明其为姓。

  • 读音:Zhèn【源】 见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》(23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河南巩县(301)、台湾南投、台中、新竹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阵大辇,清时任台湾道(23)。现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