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á

【源】 ①周穆王时大司徒君牙之后,以字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7,9,12,15)。 ②周时太公(即姜子牙)之后有牙氏(17,60,62)。一说,齐公子牙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 ③壮、景颇、东乡、彝、羌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京兆(17,62,418)。【布】 广西田林(386)、都安(288)、钦州(364)、东兰、河南汤阴(292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台湾(64,68,261)、云南畹町、甘肃临夏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牙惟昌,唐时宣州长史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吴川,广西之田林、永福,福建之建宁,山西之太原、忻州、榆次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壮族、东乡及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引 《风俗通》 云: “周穆王君牙之后。以王父字为氏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太公后有牙氏。”太公,当指齐之始封君姜子牙。此当以祖辈字为氏,系出姜姓。

唐代有牙维昌; 明代有牙建旗,金吾卫千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Shǎn/Shaan【源】 ①居陕地为氏(17)。②明天顺甲申进士��茂,湖北公安人。英宗不识其姓,李文达(即李贤)言音与陕字同,英宗遂改为陕(17,21)。③保安、

  • 斯那

    读音:Sīnà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沧源县单甲区戛驮寨(161)。

  • 唐兀吾密

    读音:Tángwùwúmì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至元中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卜颜贴木儿,姓此氏。”

  • 伊西

    读音:Yīxī【综】 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3,261)。

  • 读音:Xiàng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项,周时侯国(故城在今河南项城东北之槐坊店),春秋时为齐桓公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(6,9,12,17,60)。一说,古诸侯项国,系姞姓子爵国,其地在汝阴项县(故城亦为河

  • 柏高

    读音:Bǎigāo【源】 唐虞时之姓(60,62)。历史上极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唐、虞时之姓。” 唐,指唐尧,即帝尧;虞,指虞舜,即帝舜。未详其他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

  • 读音:Hu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紇髑

    读音:Hédú/Hotu【源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勒邊

    读音:Lèbiān【综】 瑶族姓。世居云南金平一区平安寨,属红头瑶,汉姓为盘(117)。

  • 读音:Cáo曹姓来源有三个。一是以国为氏,为颛顼帝的后裔。相传颛顼帝有曾孙叫吴回,其五子名安,封在曹国。周时,武王改封曹安的后裔曹挟于邾国(今山东曲阜东南)。战国时,邾国被楚国所灭,其子孙或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