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納喇

納喇

读音:Nàlǎ

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十九派,出叶赫、乌拉、哈达、辉发、伊巴丹、张城、费德里、尼马察、老寨子、吉林乌喇、长白山、佛阿拉、易州、叶赫勒、科尔沁、伊兰尔塔哈、嘉木湖、撒尔湖、松山、阿库里尼满、沈阳、辽阳、噶哈里、那木都鲁、扎库木、清河、布尔哈图城、布尔哈图、董鄂、米山、舍里、苏完、德库、齐齐哈尔、镰刀把、洪山、额尔敏、雅尔湖、和素等地(23,63,180,260)。源自金时女真人纳兰氏(23)。②清蒙古八旗姓。凡二派,阿巴噶、科尔沁等地(23,63,260)。③清时广东巡抚准泰,原高丽人,姓那,奉旨改姓满洲之纳喇氏(23)。④清蒙古人星根达尔汉,原姓土默特氏,因灭纳喇部,居其地,改姓纳喇氏(23)。⑤清时辉发人昂古里星古里,原姓伊克达哩氏,后改姓纳喇氏(23)。【变】 后改姓叶、南、那、白、姚等(180)。【人】 纳喇金台石,清正黄旗人,世居叶赫,原叶赫东城贝勒(23)。


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金代,为女真族姓氏,属女真之白姓。乃金时著姓,其汉姓曰 “”,《金史》有载,或作“纳剌”。②蒙古族亦有纳喇氏,世居阿巴葛及科尔沁等地方,本辽代旧部,或以为氏。后编入蒙古,故蒙古族之纳喇氏,与辽、金之纳喇氏一脉相承。③清代满族亦有纳喇氏,本亦部落名,以部为氏,散处叶赫、乌拉、哈达、辉发、张城、费德里等地方。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④又,清代高丽族之那氏,赐姓纳喇氏。⑤又或为改姓,星根达尔汉,蒙古族人,本姓土默特,因灭纳喇部,据其地,改姓纳喇氏; 昂古里星古里,辉发人,本姓伊克达哩,后依呼兰人噶扬噶土默图,姓纳喇氏,遂改纳喇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按: 纳喇为金时著姓,见于《金史》。嗣后,他族如叶赫之金台石、乌拉之达尔汉、辉发之通贵三支子姓,百馀年来日加繁衍,几居纳喇氏之半。又,高丽那氏蒙恩赐姓纳喇,是一氏而四分其族。与辽、金之纳喇氏同而实异。又,考蒙古纳喇氏世居阿巴噶及科尔沁等地方。可供学者参考研究。⑥今锡伯族亦有纳喇氏,或作 “那拉”,后改单姓“”。

金代有纳喇·邦烈,安国军节度使; 又有纳喇·呼喇勒,承安二年进士第一; 清代顺治时护军统领安达立,姓此氏。

另见 “那拉”、“纳剌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gēn【源】①系自曹姓。春秋时鲁宣公灭根牟国(故城在今山东沂水之牟乡),后有根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,24)。②台湾土著(174,385)、蒙古族(369)均有此

  • 可達

    读音:Kědá【源】 其先代北武川蠕蠕人,随魏南迁(7,12,27,60,242)。【人】 可达安,北魏时司徒(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,世居武川,随魏南徙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于 《姓

  • 读音:Jī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上海嘉定(351)、浙江萧山(209)、北京(91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河北隆化(344)、江苏武进(314)、江西新干(400)、安徽淮南(362)、霍邱等地均有此姓

  • 虐姆

    读音:Nüèmǔ门巴族姓氏,属历史上父系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门巴族》 有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tòng【源】 ①周穆王盛姬早卒,穆王哀痛不已,加礼葬之,改其族曰痛氏(7,9,12,15,17)。又云,盛伯,姬姓国,入于齐后有痛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景颇族勒滔氏,汉姓为痛(168)。【

  • 茄茄

    读音:Jiājiā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扣岱

    读音:Kòudài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哈达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,世居哈达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冲波巴

    读音:Chōngbōbā历史上吐番族姓氏。吐蕃自达磨赞普被杀后,分裂为四,其一在前藏,即拉萨王系。此系又分而为六,“冲波巴”为其一,族人或以部为氏,遂称冲波巴氏。见 《中国通史》。

  • 庫仁直

    读音:Kùrénzhí【源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,以部为姓(425)。

  • 读音:Yì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1,15,21)。非汉族姓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7)。 【望】睢阳(17,418)。 【人】刈怀,五代时宋(今河南省境)人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