統
【音】亦音痛(Tòng)(15,80)。 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6,12,15,17,60)、《广韵》(11,80)。而今之统氏,当为元时统古兴之后(60,62)。 【望】河南(17,60,418)。 【布】北京、湖北武汉(91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初见于《姓苑》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今之统氏,当为元统古兴之后。”不足为信。望出河南。
唐代有统特勒、统吐屯。
【音】亦音痛(Tòng)(15,80)。 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6,12,15,17,60)、《广韵》(11,80)。而今之统氏,当为元时统古兴之后(60,62)。 【望】河南(17,60,418)。 【布】北京、湖北武汉(91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初见于《姓苑》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今之统氏,当为元统古兴之后。”不足为信。望出河南。
唐代有统特勒、统吐屯。
读音:Yū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其先家於邱,因氏焉。汉有宛朐令於邱略。”此以地为氏。或作“於丘”,详见该条。
读音:Wùnǚ【综】 西夏人姓。亦作〔兀泥〕(240)。
读音:Juānzhuó【综】 据《吕氏春秋》载,夏酋人涓浊梁善,畏明失气而卒(6,7,24)。张澍认为,浊梁姓涓,非复姓(7,26)。今姑录此备查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
读音:Mèngkèyīli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蜚悠城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孟克宜勒〕(180,260)。
读音:Yín【源】 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7,62)及《改并四声篇海》引《姓苑》(86)。【望】 广平,见《姓苑》(17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苑》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(按:《汉语大字典》音yán
读音:Méi’é【源】 西夏人姓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美赫〕(24,63)。【人】 梅讹宇文,西夏时武节大夫(13,24,62)。
读音:Bāo包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据说为包羲氏之后。包羲氏即伏羲,传说他发明了八卦。另说为春秋时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。二是改姓,丹阳包氏,本姓鲍,王莽时避乱改为包姓,成
读音:kuì与蒯同,今临海有此姓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
读音:Wòlī金代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或为女真族姓氏,乃女真之白姓;或为奚五族之姓。奚王五族指: 吹、穆济、斡哩、约罗、伯特。在辽为部,金大定间始定为氏。当是以部为氏。
读音:gǎn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【人】澉仁亮,明陕西吴堡人,宣德举人(15,21,24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明代有澉仁亮,吴堡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