緩稽
【综】北魏时代北姓(44)。后改为缓氏(9,60,70)。亦作和稽(60,70),〔如稽〕(7)。按,缓稽、和稽或即同一姓之异译,参见和稽姓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云:“‘缓稽氏后改为缓氏。’ 一本 ‘缓稽’ 作 ‘和稽’。”
【综】北魏时代北姓(44)。后改为缓氏(9,60,70)。亦作和稽(60,70),〔如稽〕(7)。按,缓稽、和稽或即同一姓之异译,参见和稽姓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云:“‘缓稽氏后改为缓氏。’ 一本 ‘缓稽’ 作 ‘和稽’。”
读音:líng【源】 古有伶人(官名),掌乐之官,以官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泠(17,60)。【望】 涿鹿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伶伦,一作泠伦
读音:tán【源】 ①周灭商后,苏忿生与檀伯达封于河内(故治在今河南沁阳),见《左传》。檀姓始此(60,62)。②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瑕丘檀城(故城在今山东兖州北之檀乡),后因氏(11,12,
读音:Yuèzhìjié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《后秦录》有北梁州刺史平襄公越质诘归。
读音:Jī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。白族姓氏。此姓系泸水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ǐn wǔ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敖尹午之后(6,12,21,60)。【人】 尹午子叔,春秋时楚大夫(6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楚大夫敖尹午之后。” 以
读音:Dā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山西汾阳有此姓(278)。
读音:Wàngdé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桃园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zǐ yáng鲁公族有子阳者,其后以王父字为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zhēn【源】 ①黄帝25子得姓者14人,箴姓为其一(17,60)。②系自芈姓。楚大夫箴尹克黄之后,主箴规之官,子孙以官为氏,见《姓苑》(6,7,12,15,17)。③陈大夫鍼无咎奔楚,为楚箴尹
读音:Páilóng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初,蒙八旗之镶黄旗人阿什岱,即姓排龙氏。世居克什克腾地方。又作“揆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