纥干
纥干,华言依倚也,后因为氏。(见《西秦录》)
北周田弘,赐纥干氏。(见《周书》)
纥干氏,代人,孝文改为干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▲〈北周〉纥干广略,官柱国。〈唐〉纥干众,大中间江西观察使。
纥干,华言依倚也,后因为氏。(见《西秦录》)
北周田弘,赐纥干氏。(见《周书》)
纥干氏,代人,孝文改为干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▲〈北周〉纥干广略,官柱国。〈唐〉纥干众,大中间江西观察使。
读音:Liǎng【源】 与两氏不同,见《渔洋说部精华》(6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武汉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一说为 ‘°
读音:xiǎo wáng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(一说为卫大夫)小王桃甲之后(7,21,60)。一说,春秋时卫公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【变】 《姓解》作〔少王〕(9),误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
读音:zǐ gé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春秋时郑穆公之子然,然生丹,丹字子革,奔楚为右尹,后为子革氏(4,7)。②鲁公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
读音:Bǔgěng【源】 彝族姓,属丁惹家支(375)。
读音:Lèjī’ēnfū【源】 彝族姓,属阿都尔仆家支(375)。
读音:xī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或系西羌心牟氏所改(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基隆、宜兰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心传,清时山西人,以进士官奉天宁海县知县(72
读音:Yuèlì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胡公支子为乐利氏(6,7,12,15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 云: “齐胡公支子为乐利氏。”以族为氏,未
读音:Bùdéjí′nǎimǎn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氏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别帖乞乃蛮歹”。
读音:Qiángān【源】 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读音:Yìqú【源】 西戎义渠(参见义姓),狄国,为秦所灭,子孙氏焉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,60)。【望】陇西(17,418)。【人】义渠安国,汉时光禄大夫(9,21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