统稽
代北人姓,后改为嵇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代北人姓,后改为嵇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Zūnlú【源】 古帝太昊时诸侯,见《三皇纪》。后有尊卢氏(6,12,15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古太昊时诸侯。”以名为氏。
读音:Shūgōng【源】 舒龚,周时偃姓小国(参见舒蓼),故城在今山东兖州之龚邱。以国为氏(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舒共〕(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;
读音:Ménggǔ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岳宋大寨(160)。
读音:Héténǔtè【综】 清蒙古人姓。伊兴额,和特弩特氏,清蒙古正白旗人,咸丰中山东副都统(412)。
读音:shì yǐn【源】 士庆为楚庄王令尹,子孙以士尹为氏(60,63)。【人】 士尹池,春秋时楚国人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士庆为楚庄王令尹,子孙以官为氏。” (
读音:Túshān【源】 古有涂山国,禹娶涂山氏之女,涂山氏之后(9,11,17,60)。相传为夏禹娶涂山氏及会诸侯之地,其说有三:其一,禹合诸侯于涂山,见《左传·哀公七年)。故城在今安徽蚌埠西淮河东
读音:Ē'núpǔ彝族姓氏,意为“猴氏族”。本氏族名,或以代姓,后或谐“猴”之音而以“侯”为姓; 或改单姓“朱”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读音:qīn【源】 见《三辅决录》(7,9,12,17,21)及《姓苑》(6)。【望】 扶风(12,17,21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广东广州(91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
读音:Hǎn【音】轩氏有宣(Xuān)(17,21)和罕(Hán)(86)二音。参见轩(Hǎn)。 【源】①黄帝轩辕氏之后有轩氏(6,9,12,17,60)。②黄帝之子苍林氏之后有轩氏,见张澍《姓氏五
读音:Wūlè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收载。其注称: “唐有乌勒伽; 宋有乌勒思。” 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