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iù

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大夫臼季,即胥臣,字季子,食采于臼(即臼衰,故城在今山西解县西北25里),故称臼季,其后以邑为氏(60,62)。②春秋时宋国华䝙家臣臼任之后(7,9)。【望】 绛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广东顺德有此姓(363)。【人】 臼斌,明时封川(今广东封开)人,以人材荐辟任序班,见《广东通志》(21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 “《左传》华氏家臣臼任”,其后“以名为氏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左传》云: “晋胥臣食采于臼,称臼季,后以邑为氏。” 臼邑故址在今山西解县西北二十五里。又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宋代有华䝙的家臣臼任”, “宋代”, 当为 “春秋宋国”之误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Xi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四川之成都,湖南之益阳,山西之长治、运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

  • 阿李

    读音:A-lǐ【综】 拉祜族黑苦聪(自称郭周)人姓。汉姓为李,世居云南金平茨通坝乡大寨(134)。

  • 读音:Yǐn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隐公之后,以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5,17)。【望】 北海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上海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隐蕃,三国时

  • 惹尼

    读音:Rění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丁惹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È【源】 ①即鄂氏,汉安平侯千秋,亦作谔千秋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②西夏谔氏与卧氏、讹氏、额氏同宗(101)。【人】谔德中,夏时武节大夫(24,3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

  • 读音:Shàn【源】 大食国人赡思,家居真定,元至元中累官浙西宪佥(60,399),其后或以为氏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、浙江之嵊县等地有分布。《姓氏词典

  • 木熱波

    读音:Mùrèbō景颇族姓氏。意乃 “寨头”,以地为氏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
  • 侯莫于

    读音:hóu mò yú【源】 即大莫于氏,见《魏书》(60,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据《魏书》云: “即大莫于。”未详其他。参见 “大莫于”条。

  • 麻奴

    读音:Mánú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玛努勒〕(24,63)。【人】 麻奴绍文,西夏时武功大夫(31)。

  • 读音:shēn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或系申字加人以别申氏(63)。【布】 江西宁都(280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伸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