茆
【源】 ①周公之子祭伯,亦称祭公,其后有茆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周公之第三子茅伯之后有茆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一说,即茅氏(60,62)。【望】汝宁(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茆钦,明时江苏溧水人,成化戊戌进士,历南京大理寺卿(15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祭公后有茆氏。” 明代有茆永庆,山东人,洪武中陕西佥事。
一音mǒu; 《汉语大字典》音mǎo; 《姓氏考略》则云: “即茅氏”。姑兼收。
【源】 ①周公之子祭伯,亦称祭公,其后有茆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周公之第三子茅伯之后有茆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一说,即茅氏(60,62)。【望】汝宁(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茆钦,明时江苏溧水人,成化戊戌进士,历南京大理寺卿(15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祭公后有茆氏。” 明代有茆永庆,山东人,洪武中陕西佥事。
一音mǒu; 《汉语大字典》音mǎo; 《姓氏考略》则云: “即茅氏”。姑兼收。
读音:Wōchèh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哈达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魏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哈达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后或改为
读音:Zhà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称: “宋有吒吒璧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àng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齐后有畅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2,17)。【望】 河南、魏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畅曾,汉时人,著有《水德经》(61
读音:Qùhú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汉书》收载。其注称: “汉有去胡来王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Bālā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正红旗中有巴拉氏(259,260)。
读音:Pā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北京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Liánjiā【综】清正蓝旗满洲鸟枪护军得清之妻为连佳氏(260)。
读音:Gǔlì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。其注称:“唐有骨力裴罗”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Róngjuàn【综】 代北姓。北魏时改茙眷氏为茙氏(27,62,7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,其注“茙”据《河南官氏志》云: “茙眷氏改为茙氏。”未详其他。又,茙
读音:Huíhú【综】 西夏人姓(240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回纥姓。以民族名为姓氏。回鹘即回纥。元有回鹘·萨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