茹茹
【源】 其先为蠕蠕种,为突厥所破,归中国,遂以茹茹为氏(6,12,27,60)。【变】 亦作茹(27)。【人】 茹茹敦,北魏时高平公(27,70)。茹茹天保,隋时大将军(21,27,61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《姓源韵谱》注云: “其先蠕蠕种类,为突厥所破,入中国为茹茹氏。”
【源】 其先为蠕蠕种,为突厥所破,归中国,遂以茹茹为氏(6,12,27,60)。【变】 亦作茹(27)。【人】 茹茹敦,北魏时高平公(27,70)。茹茹天保,隋时大将军(21,27,61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《姓源韵谱》注云: “其先蠕蠕种类,为突厥所破,入中国为茹茹氏。”
读音:Zhòng【音】 又音仲(Zhòng)(17)。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孝公之子益师,字众父,众父之子仲以王父字为氏(7,11,12,17,60)。或云,鲁大夫食采于众邑(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北
读音:máng【源】 原非汉族之姓。茫蛮原关南种(云南关索岭之南,称关南)其君以茫为号,因以为姓,见《唐书·南蛮传》(60,62)。【布】 辽宁沈阳、香港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茫端臣,宋时承议郎(15
读音:Gōngliǎn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公敛阳,字处父,其后有公敛氏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鲁公敛阳字处父之后。”《万姓统谱
读音:Yānzhǐjítái【源】元时蒙古人姓(57)。 【变】亦作〔燕只吉䚟〕(57),而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扬珠济达〕(24,63)。 【人】彻里,燕只吉台氏,从元太祖定中原,以
读音:fǔ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21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Xiāo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或系因消息而趋去避凶之故为氏(62)。【布】 四川汉源(336)、安徽淮南(3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忻州,湖北之
读音:Tǎlǎbāqíkè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土默特(23,63)。【人】塔喇巴齐克察罕岱,清镶蓝旗人,世居土默特,从征吴三桂阵亡,赠三等轻车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
读音:Gōu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正字通》 云: “姓,宋鉤光祖。” 一作 “鈎”。《中国人名大辞典·索引》 作 “钩”,而所附之 《姓氏考略》作“鉤 [钩]”。其注云:
读音:Luózǐ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fáng【源】 ①相传为帝尧之子丹朱之后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春秋时宋公族有防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③春秋时鲁孝公之子强,字子臧,故称鲁臧氏,食采于防(故城在今山东费县东北60里之华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