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Cài

蔡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武王分封同姓诸侯,将其弟叔度封于蔡(今河南上蔡西南)。蔡国后被楚国所灭,子孙以国为姓氏。二是少数民族改姓。女真族乌林答氏、满族蔡佳氏进入中原后均改为蔡姓。

蔡姓早期主要在今河南境内繁衍。先秦时期,蔡姓散居于今湖北、陕西、河南、山西、山东等地。秦汉时期主要在中原地区发展,且以河南、山东为其繁衍中心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蔡姓大举南迁,辗转定居于江浙各地。唐初,蔡姓已入迁福建、广西,安史之乱爆发后,蔡姓又一次大举南迁,逐渐发展成福建大姓。宋时蔡姓再次大规模进入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广东等地。现今蔡氏尤以广东、浙江、江苏、四川等地为多。

蔡姓历史人物有蔡伦,东汉人。改进造纸术,创造用树皮、麻头、敝布、渔网造纸之法,时称蔡侯纸。蔡邕,东汉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。博学多才,通经史、善辞赋、工篆隶,曾创“飞白”书。蔡文姬,蔡邕之女,东汉时著名女诗人,天生丽质,博学多才,精通音律,代表作品《胡笳十八拍》尤为著名。蔡元培,民国著名教育家,积极倡导科教育人,实行先进办学方针,提倡民主、科学,奠定了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。他的“思想自由、兼容并包”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。他曾先后出任北京大学校长、中央研究院院长、司法部长等职。

蔡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五十五位。


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叔度封于蔡(故城在今河南上蔡西南),其子曰胡,续封,是为蔡仲,后因氏(6,7,9,12,17)。②金时女真人姓乌林荅氏,汉姓为蔡(71)。③清时满洲人姓。世居沈阳、塔山堡等地(23)。清满洲八旗姓蔡佳氏、乌灵阿氏、萨玛喇氏等后均改为蔡氏(180)。④清贵州贵阳府土司有蔡姓,始于明朝(71)。⑤傈僳族俄饶时氏,汉姓为蔡(149,150)。⑥柯尔克孜族散德尔氏,汉姓为蔡(204)。⑦苗(117)、彝(130)、土家(387)、藏(255)、台湾土著(65)、回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北周蔡祐以战功赐姓大利稽氏,至隋时又复姓蔡(12,46)。【望】济阳、汝南(15,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46%,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。尤以广东、浙江、江苏、四川等省多此姓,四省蔡姓约占全国汉族蔡姓人口44%。【人】蔡泽,战国时燕人,秦相,纲成君(7,15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魏县、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淄博,内蒙古之乌海,江西之金溪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、马关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回、苗、鲜、藏、傣、彝、壮、羌、锡伯、布依、傈僳、柯尔克孜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文王第五子蔡叔度之国也 (或言第十四子)。同母兄弟十人,唯发、旦贤,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,周公辅之。武王平天下,封功臣、兄弟。乃封叔鲜於管,叔度於蔡,子孙以国为氏。又,后周改赐为 ‘大利稽’,隋复旧。” ②又云:“晋有蔡墨、秦相蔡泽,或以邑,或以地,未知其得氏之由。”③或为满族姓氏所改。清末民初,满族之蔡佳氏、萨玛喇氏、乌灵阿氏等或改为单字姓“”。④傈僳族有“欧撇扒”,意即 “菜氏族”,或以氏族名代姓。后或改单姓 “”,盖依 “欧撇扒” 之汉意“” 谐 “” 而得。

东汉有蔡伦,相传为纸的发明者; 北周有蔡大宝,中枢大将军; 清代有蔡元友; 现代有蔡元培,著名学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浮邱

    读音:Fú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本为地名,以地为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一作“浮丘”。晋代有浮邱伯,道士,尝 “控鹤上嵩山”。

  • 读音:jī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 上海嘉定(351)、浙江上虞(279)、河北三河(285)、江苏武进(314)、甘肃永昌(392)、台湾台北、台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

  • 读音:Xiàn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卫康叔之后(8,60,62)。②周官司寇之属有布宪,掌宪邦之刑禁、宣示法令之官,其后因氏(7,11,12,15,17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

  • 鬼騩

    读音:Guǐwéi【源】 古帝鬼騩之后,以号为氏,见《路史》(17,19,21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鬼嵬〕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《路史》: ‘古有鬼騩氏。

  • 和爾拉

    读音:Héěrlā元代 “色目人” 姓氏。乃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 “火里刺”。

  • 唐古鄂摩克

    读音:Tánggǔèmókè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据《元史·列传》注云: “察罕,唐古鄂摩克氏; 又,布迪特穆尔,唐古鄂摩克氏。”察罕,元宪宗时都元帅,本姓唐古鄂摩克氏,后

  • 魯旦巴

    读音:Lǔdānbā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或系台湾土著姓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蕭魚

    读音:Xiāoyú【源】修鱼氏即萧鱼氏。萧鱼,郑地(古城在今河南原阳东),以地为氏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“修鱼”云: “一云即萧鱼氏。萧鱼,郑地。以地为氏。”其地在

  • 季迎

    读音:Jìyíng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Bào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山西省革命烈士英名录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今山西屯留有此姓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