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qú

【源】 ①春秋时孔子弟子、卫大夫蘧瑗之后,见《姓源》(6,12,17,21)。②系自曹姓。春秋时邾子蘧蒢之后,以名为氏(17)。③河南长垣有蘧伯乡,一名新乡,有蘧亭(87)。以邑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黎阳、汲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河南息县(302)、内黄(365)、台湾南投(68,261)、四川彭县(282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蘧正,汉时曾任大行令(12,21)。蘧廷臣,明时江西贵溪人,隆庆中永安知县(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大同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 “卫大夫蘧瑗(字伯玉) 之后。” (按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作“春秋时卫有大夫蘧伯玉、蘧瑷……” 视 “伯玉”、“” 为二人,误。) 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以地名为姓氏。蘧丘里即春秋时齐国的渠丘,在今山东淄博西。”望出黎阳、汲郡。

汉代有蘧正,太行令; 宋代有蘧法生; 明代有蘧廷臣,永宁知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lí骊戎国之后。(见《姓苑》)釐连氏之后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圖薩喇

    读音:Túsàlǎ【清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亨特之妻为图色勒氏(260)。〔图色勒〕似即图萨喇之异译。【人】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鄂色之妻为图萨

  • 拔略

    读音:bá lüè【综】 北魏时代北姓。后改为苏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,7,12,27,60)。一说,即拔略氏(70)。亦作〔拔畧〕(7)。【人】拔略昶,北魏时都督(6,21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

  • 读音:Hó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福建(92)、山东新泰(359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管那

    读音:Guǎnnà【综】 佤族姓。亦作〔管打〕,世居云南西盟龙坎寨(160)。

  • 子叔

    读音:zǐ shū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春秋时鲁文公之子公子叔盻之子为子叔氏(6,7,12,17)。②系自姬姓,春秋时卫公孙剽,字子叔,穆公少子也,其孙黑背,以祖父之字为氏,见《姓谱》(7,60)。【变

  • 姆萊

    读音:Mǔlái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永吉列思

    读音:Yǒngjílièsī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译作 “云吉喇实”。

  • 贾孙

    读音:jiǎ sūn卫大夫贾孙之后。(见《世本》)贾孙氏,卫大夫王孙贾之后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族系为氏》)

  • 读音:Yín【源】 源自偃姓。见《潜夫论》(5)。一说,即繇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