諷
【源】 见庄鼎彝《两汉不列传人名韵编》(63)。
【源】 见庄鼎彝《两汉不列传人名韵编》(63)。
读音:kūn wú【源】 源自己姓。相传为古帝祝融之裔,夏时国诸侯昆吾之后,以国为氏(4,6,7,9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己姓之国,夏时诸侯伯
读音:Qiáng【音】又音Qiáng(17)。 【源】唐尧之后有蔷氏(17,60,6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
读音:Cuī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哈达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崔氏(180)。【人】 崔佳联元,清满洲镶红旗人,同治七年进士(7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哈达地方,乃满八
读音:dòu qí斗伯比之孙斗耆仕晋,因氏焉。(见《英贤传》)
读音:Shàn【源】 见《姓谱》(444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ōngmén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顷公之子公子胜居雍门(或即雍门城,在今江苏铜山东南),故为雍门氏(3,7,9,12,17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人】 雍门周,春秋时齐人,以琴
读音:yī dǒu juàn【综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壹斗眷氏为明氏(6,7,12,17,27)。亦作〔一斗眷〕(6,7,9,70)、〔壹㪷眷〕(27)、〔一叔眷〕(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
读音:Jiāngjiāowǎ古代吐蕃族姓氏。吐蕃自达磨赞普被杀以后,分裂为四: 其一在前藏,即拉萨王系。此系又分而为六,其中之一,即姜郊瓦氏,当以部族为氏。见《中国通史》。
读音:Ŏu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浙江萧山(209)、安徽桐城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朔州,安徽之贵池、泾县等地均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(按:藕,莲之根茎,此当
读音:Chǔ楚姓的起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出自芈姓。周成王封颛顼帝高阳氏之裔鬻熊之曾孙熊绎于丹阳,国号荆,后迁都于郢,始改国号楚,后世子孙遂以国为氏。二是源自鲁大夫林楚。楚姓最初发源于今湖北一带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