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Hè

【源】①系自姜姓。齐桓公支庶齐庆父之后皆以庆为氏,至东汉汝阴令庆仪,其曾孙侍中庆纯避安帝父之讳,改为贺氏(6,7,9,12,17)。②代北贺兰氏、贺赖氏、贺敦氏等后均改为贺氏(6,12,17,60)。③西夏人姓(95)。④苗族吉学氏,汉姓为贺、杨(116)。⑤土族贺尔加氏、贺尔基氏、苏贺氏等汉姓均为贺(195)。⑥裕固族呼郎嘎特氏,汉姓为贺(198)。⑦新疆锡伯族何叶尔氏,汉姓为贺(201)。辽宁沈阳锡伯族贺在尔氏,汉姓为贺(433)。⑧布依(133)、撒拉(199)、傈僳(205)、满、蒙古(344)、俄罗斯、东乡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 【望】广平、会稽、河南(17,60,418)。 【布】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8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湖南、山西等省多此姓,二省贺姓约占全国汉族贺姓人口31%。 【人】贺纯,东汉安帝时侍中,江夏太守(21)。


现行常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天津及其武清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金溪,广东之澄海,广西之桂林,贵州之从江,云南之泸水、陇川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蒙、水、壮、土、土家、布依、傈僳、锡伯、达斡尔、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并注其源: ① “即庆氏也。姜姓。齐桓公之支庶也。自齐庆父之后者,以庆为氏,至后汉汝阴令庆仪——即庆普之裔也。仪之孙酺,酺子侍中质,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。” ②又,“后魏贺兰氏、贺赖氏,并改为贺氏。” ( 《姓氏考略》谓“贺敦氏”亦为贺氏。) ③或为土族姓氏所改。土族语有“苏胡-孔”,意为苏胡人。或音译作 “索卜”,当即辽、金时之 “阻卜” 之别译。后为土族,本部落名,或以部为姓。后取“苏胡” ( “索卜”、“阻卜”)之尾音,谐“”、“”、“”、“” 以为单姓,或音变而为 “”。又,为贺尔氏所改。藏族称 “阻卜”; 鞑靼、蒙古,土族则称 “贺尔”。当为氏族名。或取其首音,谐“” 而为单姓。④傈僳族之贺姓,则出自鼠氏族。傈僳语为 “海扒”、“海彼”。“”,汉意为花松鼠,后为单姓“”,盖取海扒氏之首音,谐以音近之 “” 而得。⑤锡伯族之贺姓,则由赫叶哷氏所改。取其首音谐“”,以为姓。⑥达斡尔族之贺姓,则出自克音 “哈拉”,取哈拉之首音谐其近音之 “” 而为单姓。⑦裕固族之贺姓,则由呼郎嘎特氏所改。呼郎嗄特,亦作霍尔勒、贺朗格、虎那格、虎那固等。本氏族名,以之为姓。或改单姓“”,盖取其首音谐 “” 而得。注③——⑦,见《中国人的姓名》。

三国时吴有贺邵,中书令; 晋代有贺循; 唐代有贺之章; 宋代有贺铸; 清代有贺锟; 当代有贺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Tán/Tar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喬噶木克

    读音:Qiáogǎmùk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)。【人】 乔噶木克文程,清正黄旗人,世居科尔沁,官副都统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初,蒙八旗之正黄

  • 甘羌

    读音:Gānqiāng【综】 达斡尔族姓(莫昆名)。属鄂斯尔哈拉,汉姓为鄂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出自鄂斯尔 “哈拉”,后改为鄂氏,盖取鄂斯尔之首音谐“鄂”而得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

  • 石博秦

    读音:Shíbóqín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罗尔善之妻为石博秦氏(260)。

  • 五斗

    读音:Wǔdǒu【源】 非汉族姓(60,62,63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夷姓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納喀塔

    读音:Nàkātǎ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“满族姓。清乾隆时骑都尉莽喀察,姓此氏。”

  • 读音:ruì【源】①见《姓苑》(9,11,15,17,21)。当是古者主辑瑞之官,子孙以为氏(60,62)。②傣(165)、景颇等民族均有此姓。 【望】荥阳(17,418)。 【人】云南畹町、德宏(1

  • 读音:Rè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多爾山

    读音:Duō’ěrshān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鄂尔齐之妻为多尔山氏(260)。

  • 南福

    读音:禄 Nánfúlù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虎尔哈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程太之妻为南都禄氏(260)。〔南都禄〕似即南福禄之异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