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īn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桓王之后有宾氏(17,60)。②晋靖侯之孙奕宾之后(15,60)。③春秋时齐大夫有宾氏(17)。④明、清时云南保山县崩戛喧土官为宾氏(242)。【变】一作〔賔〕(9,62)。【望】大梁(17,418),梁国(60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宾须无,春秋时齐大夫(6,9,17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亦广,今河北之黄骅,山西之太原,新疆之布尔津,湖北之武昌、监利,江西之崇仁,广东之新会、高要、吴川,广西之灌阳,云南之陇川,四川之通江、合江等地均有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周桓王之后有宾氏。”此当系出姬姓。② “或云: 栾宾之后。望出梁国。” 栾宾,春秋时晋靖侯之孙,此亦系出姬姓,而以祖辈名字为氏。

周代有宾起,王子朝之师;春秋时齐有宾须无,为大夫; 明代有宾思贵、宾天秀、宾礼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Chuà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上海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、云南之陇川、山西之运城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有载;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未详其

  • 倪屬

    读音:Níshǔ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属·利稽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Yù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音yūn,不从。

  • 可地干

    读音:kě dì gān【综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可地干氏为可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0,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,其注“可”云: “后魏阿伏干、可地干氏并改为可氏。

  • 綦公

    读音:Qígōng【综】元时有綦公直,益都乐安人,世业农,至元五年为益都劝农官,累官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慰使(21,63)。亦作綦氏(61)。

  • 读音:Shuāng/Shwang【综】 源出不详,或即双姓。清时四川(59),今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
  • 鹘屈

    读音:gǔ qū郁射施大酋有鹘屈姓。(见《唐书·突厥传》)

  • 勒糾

    读音:Lèjiū【综】 瑶族姓。世居云南富宁木央区,属板瑶,汉姓为赵,内部又分勒纠布(大赵)和勒纠迈(小赵)(117)。

  • 读音:Méi梅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自子姓。殷商时期,君王太丁封其弟于梅(今安徽亳县南),为伯爵,世称梅伯。后来梅伯冒死直谏被纣王所醢,后世子孙遂以国为氏。二是为古代少数

  • 句井

    读音:Gōujǐng【综】 春秋时孔子弟子有句井疆,卫人(15,21)。一说,句井疆姓句,名井疆(7,17)。亦作〔钩井〕(19,2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