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ài

【源】 ①赖,子爵之国,蔡州褒信有赖亭(故城在今河南息县东北70里),即其地也,后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②清时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。满族姓(344)。③清云南永昌府户撒长官司赖氏,原系四川巴县汉族人,后为阿昌族(253)。今阿昌族仍有此姓(104)。④台湾土著(65)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颍川、河内、南康、河南(7,12,21,60,418)。【布】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7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广东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赖姓人口54%。【它】①日本侵占台湾时期,台湾赖姓曾被迫使用日本濑川、清濑等姓,此二姓内仍含赖字,1945年台湾光复后,奉令仍改为赖姓(65)。②台湾土著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有人曾使用日本姓谷山,1945年台湾光复后,奉令废日本姓,改姓赖(65)。【人】赖宣,汉时交趾太守(21)。赖文光,清同治间与任桂同为东捻之魁,称遵王(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东之龙口,内蒙古之乌海,湖北之监利,江西之金溪、峡江,广东之新会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蒙、傣、壮、纳西、土家、阿昌、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“本为国名,子爵,今蔡州褒信有赖亭,即其地也,昭四年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望出南康、颍川、河南。”古赖国在今湖北随县。②阿昌族之赖姓,分布在今云南之陇川。阿昌语则称 “喇来”,以其尾音谐以汉姓 “” 而得。

汉代有赖丹; 宋代有赖绂; 元代有赖禄孙,宁化人; 明代有赖礼; 清代有赖文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ǎn【音】 亦音淦(Gàn)(17)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7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集韵》 云: “弇,姓也。”或音nián,姑兼收以备考。

  • 可地

    读音:kě dì【综】 代北人姓。后改为延氏(6,12,21,27)。疑为可地延氏省字所改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改为延氏。

  • 阿魯温

    读音:Ālǔwēn【源】 元时人姓。系阿儿浑氏之异译。【变】 ①元时杭州路治中道吾,阿鲁温氏,孙浦博,占籍嘉兴魏塘,明初累官起居注,因其名定“浦”为姓(399)。 ②咬童,阿鲁威氏,元时由中

  • 吾和理

    读音:Wúhělǐ【综】 元时西域人姓(33)。

  • 读音:Qiú仇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源出九吾氏。夏朝,九吾氏为诸侯,商代立国号“九”,商朝末年,纣王杀九侯,其族人迁徙各地,后人有加人字旁改为仇姓。二是仇牧之后。春秋时宋国大夫仇牧,为被

  • 那木達拉

    读音:Nāmùdálā【综】 清正黄旗蒙古马甲德色勒之妻为那木达拉氏(260)。

  • 匠黎

    读音:jiàng lí与“匠丽”同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注据《姓谱》 云: “即匠丽氏。” 《中文大字典》亦收。其注云:“复姓,与 ‘匠丽’ 同。大戴 《礼·保傅》:‘文

  • 读音:Pán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63)。【布】 河北玉田北马庄(62)、台湾台中、台南(68,261)、北京、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王述民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 收载

  • 达呼哩

    读音:dá hū lǐ契丹姓,即绰罗也。(见《唐书》)

  • 惹尼

    读音:Rění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丁惹家支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