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舒
【源】 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子南,字追舒,以字为氏(441)。
【源】 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子南,字追舒,以字为氏(441)。
读音:Shānzhú【源】 元时人姓(24,57)。珊竹,又译作撒只兀、散只兀儿。蒙古尼鲁温部一支(397)。当系以部为氏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沙卜珠〕(24)。【人】 吾也而(一作乌页尔
读音:Hūxīn/Quca【综】 蒙古人姓。元时改为忽氏(91)。忽辛系元时回回人名,或以名为氏。
读音:Xílǔ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席鲁特,地名,以地为氏(23)。世居科尔沁(23,63)。【变】 清蒙古正白旗,驻防杭州蒙古正白旗中均有西鲁特氏(61,72,256),蒙古正白旗、满洲正红旗有
读音:Hǎdájí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哈答吉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哈塔锦〕(24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
读音:pú rú【源】①蒲,侯国(春秋时卫地,战国时属魏,故城在今河南长垣西南),其后有蒲如氏(60,62)。②齐地有蒲如氏(60,62)。商时侯国蒲姑(故城在今山东博兴东北),其后分派有蒲如氏(17
读音:xī【源】 ①黄帝之子得姓者14人,其一曰僖,见《国语》(7,11,21,60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曹僖公之孙负羁为大夫,负羁以祖谥为氏(7,11,60)。③鲁僖公之后,以谥为氏(9,12,15
读音:Rò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台湾高雄(64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青海之天峻有分布。藏族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
读音:shū xià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靖侯之裔羊舌大夫之后,羊舌肸,字叔向,其后以字为氏(6,7,9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晋羊舌大夫之后
读音:Lóuzhě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马边有分布。此姓系马边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jīng sūn见《姓苑》。光武族父泗水王歙,字经孙,或其后以字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