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蒌
后魏时代北姓,后改为蒌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后魏时代北姓,后改为蒌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Yīmǎlǐ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善福之妻为依玛里氏(260)。
读音:Běigōng/Peikung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成公之曾孙括,世为卫卿,以所居北宫,别为北宫乐(7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齐国有北宫氏(26)。③东汉时青海湟中义从胡人有北宫氏(
读音:Fúyú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百济之 ‘夫余’,音转为凫臾氏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吴有凫臾氏。”此亦当为 “夫余”
读音:Huán【音】 又音寰(Huán)(62,91)。【源】 ①黄帝之裔有澴氏,见《姓谱》(21,62,63)。黄帝之子得姓者14人,其中有嬛。或嬛,澴相通(62)。②澴水(音Huán),源出河南信
读音:Dòu【音】渎氏有读(Dú)、窦(Dòu)二音(91)。且源出不同,参见渎(Dòu)姓。【源】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渎,水名,或以为氏(91)。渎山,即岷山。自华以西名山七,有渎山,蜀之
读音:Xièyīdé现行维吾尔族姓氏。今北京有此姓。今全国政协副主席包尔汉,即姓此氏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Wèng【源】见《正字通》(86)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 【变】今亦俗作〔瓮〕。 【布】河北隆化(344)、山西汾阳(278)、河南镇平(62)、息县(302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(68,261)
读音:Jǐ【综】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《史记·卷四十五》有虮虱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Mùshī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狄俄纽双家支,四川布拖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jū【音】 又音Qǔ(62,91)。【源】娵訾氏之后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并注其源: ①其引 《姓解》 云: “娵訾,辰名,盖古之天官,因以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