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咥
【综】 北魏时代北姓(7,60,62)。亦作〔虵咥〕(7)、〔吔咥〕(7,12,60)。
历史上关西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后魏姓。一作 ‘虵咥’; 又作 ‘吔咥’。”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音yěxì; 《姓氏词典》音yězhì,皆不确。
【综】 北魏时代北姓(7,60,62)。亦作〔虵咥〕(7)、〔吔咥〕(7,12,60)。
历史上关西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后魏姓。一作 ‘虵咥’; 又作 ‘吔咥’。”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音yěxì; 《姓氏词典》音yězhì,皆不确。
读音:Jiànyǐn【源】 春秋时楚监尹大心之后(12,15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楚监尹大心之后也。” 归“以官为氏”之例。“监尹”,职官名,或云乃“监
读音:Nàyǎ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源出金时 女真人能偃氏(23)。世居扎噜特(23,63,260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金代,为女真族姓氏,乃金
读音:Liǔjiā【综】 清正红旗满洲闲散明保之妻为柳佳氏(260)。
读音:Chóng【源】①春秋时邾国有虫邑,鲁昭公时,宋取虫,其大夫以邑为氏(7,17,24,60)。②春秋时徐偃王之后有虫氏(17,60,62)。③春秋时鲁人孔子弟子公冶长之后。古人书写冶字或作蛊,又
读音:Èr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贰为春秋时楚境内小国,在随州应山(故城在今湖北广水),其后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6,9,11,12,17)。②夷姓,见《后秦录》(9,11,17)。【变】亦作二(
读音:qù jīn【源】 代北姓(7,9,17,21,60)。据《元和郡县志》载延川肤施县(今陕西延安)有清水,俗名去斤水,鲜卑人之语,疑去斤氏本居此水之旁,因水名部,遂以为氏(70)。【变】 ①北魏
读音:Wá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丸都(故城在今辽宁集安)为汉时高句丽国故都,或以地名为氏(62)。【布】 江西丰城(357)、北京、湖北武汉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丸步,汉时人(1
读音:ruì【源】①见《姓苑》(9,11,15,17,21)。当是古者主辑瑞之官,子孙以为氏(60,62)。②傣(165)、景颇等民族均有此姓。 【望】荥阳(17,418)。 【人】云南畹町、德宏(1
读音:Guǎnnà【综】 佤族姓。亦作〔管打〕,世居云南西盟龙坎寨(160)。
读音:Kǎiyá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恺颜(23,63,180,260)。以地为氏(2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