鐃
【源】 见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(23)。【布】 四川中江(345)、湖南宜章(377)、北京、上海(91)、台湾新竹(64)、台北(68,261)、安徽阜阳、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 铙崇秩,清时福建寿宁县知县(23,62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上海等地有分布,汉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清代有铙崇秩,任寿宁县知县。
【源】 见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(23)。【布】 四川中江(345)、湖南宜章(377)、北京、上海(91)、台湾新竹(64)、台北(68,261)、安徽阜阳、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 铙崇秩,清时福建寿宁县知县(23,62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上海等地有分布,汉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清代有铙崇秩,任寿宁县知县。
读音:Zhāmòqí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宁古七之妻为查莫齐氏(260)。
读音:Chuá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考》亦收,其注云:“以用具为姓氏。”“元有床兀儿。”(按:疑“床兀儿”乃蒙古族人名。其后或有
读音:Huǎnghuòtán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援引 《蒙古秘史》收载。(按: 疑此即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所收晃兀摊氏之别译);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鸿和坦”。
读音:Hónghuòduī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镶红旗中有洪霍堆氏(259,260)。
读音:Héqiàqí'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作“合忒乞歹”。
读音:wǎn【音】 亦音鸳(Yuān)(11,17,80)。【源】 ①相传伏羲帝之师有宛华,黄帝时有宛朐,此宛姓之始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然,一说宛邑为地名,在今山东荷泽西(87)。 ②春秋
读音:Kānggōng【源】 周定王之母弟刘康公,亦称王季子,其后有康公氏(8,17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注据《路史》 云: “以祖辈名号为姓氏,系周大夫刘康公之后。”
读音:Yǔ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Niáng/Nyang【源】 ①隋唐时西域苏毗羌部姓,亦称氏(194)。苏毗部唐时为吐蕃所灭,吐蕃人也有此姓。藏族姓。以家族名为姓(170,217)。②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
读音:Xǔ【源】 ①尧时贤人许由之后(9,11,17,60)。②系自姜姓。炎帝裔孙伯夷之后。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(故城在今河南许昌),后以为太岳之嗣。至许元公结为楚所灭,迁于容城(故城在今河北容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