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魯特
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阿鲁忒〕(72,260)。 ②清蒙古镶黄旗(259)、驻防吉林蒙古正蓝旗(259,260)中均有额鲁特氏。〔额鲁特〕似即阿鲁特之异译。【人】 阿鲁特崇绮,清蒙古正蓝旗人,光绪中历任热河都统、盛京将军、吏部尚书(61,254)。
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同治时伊犁领队大臣崇熙,即姓阿鲁特氏。
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阿鲁忒〕(72,260)。 ②清蒙古镶黄旗(259)、驻防吉林蒙古正蓝旗(259,260)中均有额鲁特氏。〔额鲁特〕似即阿鲁特之异译。【人】 阿鲁特崇绮,清蒙古正蓝旗人,光绪中历任热河都统、盛京将军、吏部尚书(61,254)。
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同治时伊犁领队大臣崇熙,即姓阿鲁特氏。
读音:Mǎn满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字为姓氏,出自妫姓。周武王灭商后,追封舜的妫姓后裔胡公满于陈建立陈国,春秋时被楚国所灭,后人有的以祖字为姓氏,姓满。二是少数民族改姓,回族有姓满苏
读音:Zháláértá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注云:“蒙古族姓。元有武昌路总管府达鲁花赤脱欢,姓此氏”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
读音:Jiá【源】 见《续文献通考》(63)、《直音》(2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Guī【源】①舜臣后稷封归(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南),后以国为氏,见《国名纪》(17,62)。②周时胡子国(故城在今安徽阜阳西北2里),归姓,为楚所灭,后以为氏(6,12,17,60)。【望】京兆(
读音:Hú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1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据 《姓苑》 收载,其注云:“极罕见姓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Dào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马关有分布。此姓系马关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不见载於古籍。(按:衟为“道”之古字,或以为道姓之分族。)
读音:méng【源】 萌,州名(故治在今四川昭化东南50里),因以为氏,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一说,出葭萌之后(60,62)。帝喾支庶封蜀,秦灭之,蜀侯之弟葭萌封苴,号曰苴侯,命其邑曰葭萌。
读音:Gǔlún历史上女真族姓氏。《朝鲜李朝实录》收载。此姓历代所译不同,辽代(以及明代)译作“乌古”;金代则作“乌古伦”; 元代译作“乌古孙”;清代则译作“乌库里”。
读音:Nánpíng【综】 南唐时信王李景逷先娶德诚之女,中兴后,有司以同宗姓,请离之,制曰,南平王国之元老,婚不可离,信王妃可以南平为氏,南平,德诚所封也,见宋陈彭年《江南别录》(63)。
读音:Guǎnsīláimù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西盟中课寨(1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