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
【源】 ①余姓所改(60,62)。②生于除月,因以为氏(60)。亦见《直音》(15,21)。【布】 河北乐亭(334)、广西马山(346)、湖南宜章(377)、台湾台中(64)、江苏高淳(205)、武进(314)、江阴、北京、广东新会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、大同,安徽之贵池,湖南之益阳,福建之上杭,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姓氏考略》引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并注其源:①“系余姓所改。”②或云:“以除月生,因为氏。”
【源】 ①余姓所改(60,62)。②生于除月,因以为氏(60)。亦见《直音》(15,21)。【布】 河北乐亭(334)、广西马山(346)、湖南宜章(377)、台湾台中(64)、江苏高淳(205)、武进(314)、江阴、北京、广东新会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、大同,安徽之贵池,湖南之益阳,福建之上杭,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姓氏考略》引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并注其源:①“系余姓所改。”②或云:“以除月生,因为氏。”
读音:gān shì【源】 周时甘昭公之裔甘平鳅为王卿士,其后有甘士氏(6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周甘平公为王卿士,因氏焉,此以邑系为氏。”
读音:ní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【布】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【人】霓济,明时山东福山人,正统中江西雩都(今名于都)知县(15,21,24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。《续通
读音:Móshǐ【综】彝族姓。四川雷波有此姓(132,208)。
读音:Shātuó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一作“沙陀”。唐代有沙陁金山,张掖公; 又有沙陁辅国,永寿郡王; 又有沙陁尽忠,酒泉公。
读音:Shāng【源】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Tī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或音tǐ,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Tú屠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。据说上古时,黄帝与炎帝两部族联合讨伐蚩尤,将其部族人愿意归顺者,迁到邹、屠两地(均在今山东境内)定居,形成邹、屠二姓。二是以官名为姓。春秋
读音:Huáng黄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嬴姓。陆终之后,受封于黄,为楚所灭,其后人以国为氏以示不忘亡国之恨。二亦是以国为姓氏。相传春秋时,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、黄等邦国,
读音:Qìhé【综】 老聃(即老子)之祖理征娶契和氏,见《南唐书》(11,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引《姓觿》云:“《南唐书
读音:Zǎn【源】 攒城,古邑名(故城在今河南修武西北),当以地为氏(60,62,63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历史上罕见姓氏。古代有攒城 (在今河南修武县西北),以地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