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朱
【源】 春秋时越国丞相范蠡归相印后,行止于陶、自谓陶朱公,见《史记·越世家》(21,63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史记·越世家》 云: “范蠡归相印,尽散其家财,以分与知交乡党而怀其重宝,间行以去。止于陶,以为此天下之中、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致富矣,于是自谓陶朱公。”陶朱当来自范氏,范蠡其始也。
【源】 春秋时越国丞相范蠡归相印后,行止于陶、自谓陶朱公,见《史记·越世家》(21,63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史记·越世家》 云: “范蠡归相印,尽散其家财,以分与知交乡党而怀其重宝,间行以去。止于陶,以为此天下之中、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致富矣,于是自谓陶朱公。”陶朱当来自范氏,范蠡其始也。
读音:Zhéyī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哲伊〕(24)。【人】 折俊义,西夏武节大夫(24)。
读音:tǔ tū【源】 以部族名为氏。北魏时女水上有吐突邻部,见《北史》(11,60)。【望】 河西(17,418)。【人】 吐突承璀,唐时之代人,以黄门直东宫,累擢左监门将军、左神策护军中尉、封蓟国
读音:Wángfū【源】 ①春秋时宋公族有王夫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②皇父氏之别派为王夫氏(17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据《希姓录》注云: “源于子姓,宋微子之后。”②其注引
读音:shè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大夫涉佗,其先食采于涉(故城在今河北涉县),后以邑为氏,见《姓源》(7,60,63)。②拓拔氏部族有涉氏(7,17)。【望】 河南(17,60),河东(418)。【布】
读音:Hēikèlè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闲散柏绍之妻为黑克勒氏(260)。
读音:rú【源】①颛顼长子,高阳孺帝之后有孺氏(14,60,62)。②孔子弟子孺悲之后(7)。③汉宣帝玄孙孺子婴之后,或因以为氏(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5,21)。【望】东鲁(418)。【布】四
读音:Yēwǔ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读音:yǒu nán【源】 系自姒姓。禹后分封,有有男国,子孙以国氏(7,9,12,17)。 【变】 亦作有南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姒姓。《史记》: 禹后
读音:Zhuó/Jwo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中有此姓(64)。
读音:Mǐrì珞巴族姓氏。或出自义都部落; 或出自米古巴部落。本氏族名,遂以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