霠
【源】 阴康氏之后有阴氏、霠氏(8)。又见《元和姓纂》(6)。【望】 南阳(418)。
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广韵》云: “霠,姓,出 《纂文》。” 《汉语大字典》亦收此字,其注云: “同 ‘霒’”。未注明其为姓,疑乃霒姓之形讹,或用以分族。
【源】 阴康氏之后有阴氏、霠氏(8)。又见《元和姓纂》(6)。【望】 南阳(418)。
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广韵》云: “霠,姓,出 《纂文》。” 《汉语大字典》亦收此字,其注云: “同 ‘霒’”。未注明其为姓,疑乃霒姓之形讹,或用以分族。
读音:Xīnā【源】 西夏人姓。或即习勒氏(240)。
读音:Jí【源】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1)。 【望】齐郡(17,418)。 【人】瘠环,春秋时齐景公侍人,见《孟子》(11,17,26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正字通》云: “瘠,
读音:yáng chéng以所封邑为氏。汉世多此姓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▲<汉>阳城延,军匠,封梧侯。
读音:Zhùdū【综】 宋时吐蕃折平族首领铸督廷巴,见《宋史·吐蕃传》(54,101)。
读音:láng【源】 为狼姓所改(60,62,63)。【布】 江西永新(60,86)、宁都(280)、湖南攸县(283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新余、吉安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
读音:Shū【源】本作疏,至汉时始分为二姓(62)。 【望】兰陵(17,418),长安(21,60)。 【变】一作〔踈〕(91,418)。 【布】江西弋阳(329)、台湾高雄(68,261)等地均有此
读音:Dádálǐdài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塔海帖木儿,答答里带氏,元至元中授管军总管(399)。
读音:chì【音】 又音赤(Chì)(62,80,91)。【源】 见《元和姓纂》(7,15,80)。斥章,汉置县,故城在今河北曲周东南,以地为氏(60,62)。一说,出斥山。在今山东荣城南120里,见
读音:bèi【源】 周封殷纣之子武庚于鄁(一作邶),后以国为氏(8,60,63)。【变】 亦作邶(10)。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有载,其注“邶” 云: “亦作 ‘鄁’ ……即商都也。
读音:Yībó满族姓氏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有载,世居宁古塔地方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伊伯”,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