馯
【音】 亦音Qiān(60)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)。春秋时楚有馯姓(60,62)。【望】 吴郡(17,418)。【变】 亦作〔馯臂〕氏(7),误(21)。【人】 馯臂,字子弓,春秋时楚人(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音 ‘寒’; 又音 ‘悭’。楚有氏, 当以马为氏。”
《汉书》有臂。
【音】 亦音Qiān(60)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)。春秋时楚有馯姓(60,62)。【望】 吴郡(17,418)。【变】 亦作〔馯臂〕氏(7),误(21)。【人】 馯臂,字子弓,春秋时楚人(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音 ‘寒’; 又音 ‘悭’。楚有氏, 当以马为氏。”
《汉书》有臂。
读音:sì dòu【源】 高车族俟汾氏之后有俟豆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普莫那单于之后俟豆归称大单于,因氏,见《通考》(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佚豆〕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
读音:Wūyǎchá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吉林乌喇、鄂云屯等地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吉林、乌拉及鄂云屯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Qìf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读音:Hǎlǔwū元代“色目人” 姓氏。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哈鲁歹”。
读音:Wùxiàng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,62)及《万姓统谱》(15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康熙字典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én【源】 ①或系沈(音Chen)氏所改,因沈、沉原为同一字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②朝鲜族姓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山西平陆(298)、陕西城固(383)、江苏、吉林延吉等
读音:Tātǎlā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“满族姓,清道光时杭州将军特衣顺,姓此姓。” (按: 《姓氏词典》收有“他他拉”、“他塔拉”、“他塔剌”,疑此三氏乃一姓之
读音:Bóluán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“白鸾” 曰: “《印薮》有白鸾氏。(注) 云:‘白’ 即 ‘伯’ 字。是 ‘白鸾氏’,即 ‘伯鸾氏’。”
读音:yǐ gān【源】 代北姓。北魏献文帝之弟姓乙干氏(6,60),或即乙旃之异译,见陈毅《官氏志疏证》(70)。【变】 亦作〔乙千〕(62)、〔乙于〕(17,62),皆误。【布】 唐时在今内蒙古武
读音:Mǎěrtún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长白山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一作〔马尔屯〕(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长白山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