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Yánbùgé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,其中华书局版“革” 作 “草”。革、草形近似而讹误。径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伊伯格勒岱。”
读音:Xiàjūn【源】 春秋时晋栾黡为下军大夫,治下军,其支孙以为氏(6,12,17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《左传》晋栾黡为下军大夫,支孙因氏焉。
读音:Yá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江苏武进(314)台湾屏东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、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五代史》 亦收
读音:E-kèsū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马甲香保之妻为阿克苏氏(260)。
读音:Gǔchéng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希姓录》 注云:“以地名为姓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Yǔfǔ【源】 春秋时鲁大夫羽父翚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据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姓源韵谱》注云: “春秋时鲁国大夫羽父翚之
读音:Cháng/Char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台湾新竹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Yīyí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云: “源于伊姓。‘伊尹之孙为伊移氏’。”
读音:jí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南诏人姓,见《南诏德化碑》(60,62)。南诏,唐时在云南,初为六诏之一,后其余五诏为其所并,于天宝九年称大蒙,至贞元十年改国号为南诏。【布】 大陆南方有此
读音:Qiángān【源】 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