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láo【源】 ①古有牢子国,其后以国为氏(7,17,60)。②春秋时孔子弟子琴牢之后,以字为氏(9,11,12,17,60)。③三国时魏将军牛金因避难改姓牢氏(7,17)。【望】 鲁郡(17,6
读音:Lúhānà【综】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读音:Xīgōng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公族有西宫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②春秋时郑公族有西宫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③见《姓苑》(9,11,12,15,60)。诸侯子弟居西宫者以为氏,如南宫之类(7,6
读音:Mǐbóhuá怒族姓氏。今云南之碧江有分布,传说为茂英冲之后。“米伯华” 乃怒族语音译,汉意为“麂”。当是以麂为图腾的氏族,遂以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怒族》。
读音:Biān/Byan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
读音:sh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新疆呼图壁(342)、伊吾(370)、台湾台南(64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姓苑》注云
读音:zhōng lěi刘向为汉中垒校尉,子孙以官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 (按:中垒,原为官名,汉武帝平南越,内增七校,中垒为其中之一。)
读音:B.gāěr珞巴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或以部名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读音:Cù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四川成都(91)、陕西扶风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台湾、四川之成都有分布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ātuó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一作“沙陀”。唐代有沙陁金山,张掖公; 又有沙陁辅国,永寿郡王; 又有沙陁尽忠,酒泉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