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Lóng

龙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出自舜时纳言龙之后。龙氏,舜帝时大臣。纳言是古代官名,他的后代以龙为姓氏。二是传说源自御龙氏之后。尧的后代刘累,因有驯化龙的本领,深受夏帝的赏识,被赐氏为“御龙”,其后裔有以龙为姓氏的,即为龙姓。三是传说源自豢龙氏之后。相传董父,精于饲龙,以畜养龙而被舜赐姓“豢龙氏”,他的后代有以龙为氏的,即为湖北龙氏。四是出自牂牁(治所在今贵州)大姓。西汉时的牂牁大姓中有龙姓一族。

龙氏分布广泛。约在汉朝时期,龙姓主要繁衍于今甘肃和湖北、湖南境内及山西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间地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中原龙姓为避战乱而渡江南迁。宋、元时期,龙氏开始了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南迁,使得南方龙姓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。从龙氏发展迁徙过程体现出北方龙氏与南方各族相融,也体现着少数民族龙氏与汉族及其他各民族相融。今日龙氏尤以湖南、四川、广东、江西等地为多。

龙姓历史人物有龙且,项羽帐前第一猛将。少时跟随项梁、项羽起兵,与项羽情若兄弟,每战皆亲身奋勇杀敌,深得项羽信任。后在齐国由于大意轻敌,误中韩信水淹之计,最后力战不胜而死。龙太初,宋代诗人,他在拜见王安石时,作《沙诗》一首,深得王安石赏识,引为上宾。

龙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五十六位。


舜纳言龙之后,或曰出于御龙氏。(见《广韵》)

龙氏,舜臣也,龙为纳言,子孙以名为氏。又董父,己姓,以能畜龙,故氏为豢龙氏。今望出天水,武陵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)

牂牁大姓有龙氏。(见《华阳国志》)

且弥王、焉耆国王均龙姓。(见《北史》)

▲<汉>龙述,京兆人,零陵太守。<宋>龙太初,诗人。<清>龙为霖,成都人,潮州知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ǐ【源】①黄帝庶子箴姓之裔有济氏(8,17,60)。②以所居近济水,因以为氏,见《姓苑》(12,60)。【望】襄阳(17,418)。【布】四川安邑(322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(68,2

  • 可悉

    读音:Kěxì【综】 北魏时有可悉陵,年17为都幢将,从太武帝猎,空手博猛兽以献,封暨阳子(7,24,26,63)。张澍考证,《魏书·列传》载,拓拔素长子为可悉陵,素太祖从母所生,盖姓拓拔,可悉陵为名

  • 读音:Cā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Shū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姓考》注云: “以器具为姓氏。元有梳蛮塔。”

  • 读音:Cú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、山东之东平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东平县公安局提供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亦收载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
  • 瑚拉巴斯

    读音:Húlābāsī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)。 【人】瑚拉巴斯叟色,清镶蓝旗人,世居察哈尔,清初从征明有功,赐巴图鲁号,授佐领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

  • 星多

    读音:Xīngduō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(西) 夏右厢监军星多保忠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mì【音】 ①河北故城、平山、灵寿一带秘姓,自古以来音倍(Bèi)。②亦音密(Mì)(62)。【源】 ①西羌人姓,为南安豪族(60,62)。②与祕同源(21,24)。【望】 南安(60,62),

  • 读音:zú【音】 又音戚(Qī),见《玉篇》(91)。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武王同母少弟康叔之后(60)。又,傶,邑名,以地为姓(7,60)。【望】 彭城(418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

  • 鞏廉

    读音:Gǒnglián【综】 岷山巩廉氏,羌人也。北魏时有巩廉玉,见《通鉴》。北魏世宗时有巩廉俱和,见《周书》(24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