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诗词古文>李昌龄生平

李昌龄生平介绍

李昌龄(937—1008)北宋宋州雍丘(今河南杞县)人,字天锡。太平兴国进士。累官知广州,不能清廉自守,代还,建议舶货不宜全部官买官卖,部分劣货当听商舶自卖。淳化三年(992),为御史中丞。至道二年(996),进参知政事。坐与王继恩交结,罢政,贬官。后知梓州、河阳府等。>>查看李昌龄的诗词古文

轶事典故

  北宋末至南宋,物价飞涨,民不聊生,房租跟着上涨,但劳动力日工资没有同步上涨,数目还是北宋的100文。也就是说,百姓的生活质量绝对下降,降幅厉害。于是,政府开始调控房租。

  宣和七年,徽宗下诏,送给京官一项福利,房租降低20%。绍兴二十一年,高宗下诏,从首都到地方,无论公房、私房,房租一律降低一半(《系年要录》)。淳熙八年和嘉定二年,孝宗和宁宗分别下令各地房租降低三分之一(《宋史》)。这些都是按比例的永久性减免房租。

  吴自牧《梦粱录》记载,南宋杭州从正月初一开始,公私房租减免3天。4月上旬,皇帝坐车到景灵宫,举行孟夏礼,要求沿路的公私房减免3天房租,租客沾了皇帝的喜气。举凡大型祭祀、祈祷、恩典、考试放榜等,皇帝一高兴,就可能减免公私房租3~15天。因为减免频繁,周密在《武林旧事》里夸耀,那些租客,几乎是白住房子了,幸福指数非常高。

  皇帝嘴巴一张,立马减掉房租。租户欢呼雀跃,管公房的店宅务乖乖闭嘴,但出租私房的租公租婆却不服。比如《系年要录》记载,李昌龄这二货,专替将领张俊收房租。张俊和高宗关系莫逆,担任过枢密使,陷害过岳飞。高宗下令减免房租,李昌龄抗拒减租令,坚决不减租。结果朝廷摘掉了李昌龄“武德郎”的官帽子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朱联沅

    朱联沅,字芷青,海盐人。大学堂毕业,举人,学部七品小京官。

  • 阎复

    (1236—1312)高唐人,字子靖,号静轩,又号静斋、静山。性简重。师康晔。始为东平严实掌书记,擢御史掾。世祖至元八年,以荐为翰林应奉,升修撰。成宗即位,除集贤学士,上疏言京师宜首建宣圣庙学,定用释奠雅乐。从之。累拜翰林学士承旨。武宗践祚,首陈三事,言皆剀切。进平章政事。乞归。卒谥文康。有《静轩集》。

  • 曾曰唯

    曾曰唯,字道生。程乡(今梅州梅县)人。明末诸生。著有《纺授堂诗集》。事见《续梅水诗传》卷二。

  • 钱岳

    岳字孟安,吴兴人,元季徙云间。官亳县丞。

  • 侯复

    侯复(生卒年不详),字祖望。江西进贤人,明初诗人。

  • 李夔

    李夔(1047—1121),字斯和,常州无锡人,祖籍福建邵武,北宋官员,抗金名臣李纲之父。神宗元丰三年(1080)进士,通晓军事,抵御西夏来犯有功,后历任大宗正丞、太常少卿、京西南路安抚使等职。

  • 朱公绰

    朱公绰,字成之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仁宗天圣八年(一○三○)进士(《吴郡志》卷二八)。景祐四年(一○三七),为海宁州盐官令。宝元二年(一○三九),权海宁州书记。康定元年(一○四○),再任盐官令。历知彭州、广济军。神宗熙宁八年(一○七五),知舒州。仕至光禄寺卿。事见《乐圃馀稿》卷九《朱氏世谱》。

  • 沈宜修

    (1590—1635)苏州府吴江人,字宛君。山东副使沈珫之女,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。工诗词,生三女皆能诗,母女相与题花赋草。因女死神伤而卒。绍袁集妻女之作,编为《午梦堂十集》。

  • 方行

    元台州黄岩人,字明敏。方国珍子。顺帝至正间为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,调江西。襟度潇洒,善谈名理,好读书。有《东轩集》。

  • 师鼐

    五代吴越时禅僧。嗣雪峰义存。闽王曾请其于清风楼斋坐。后住越州诸暨越山,号鉴真禅师。《祖堂集》卷一一、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一九有传,并录其诗偈3首,《全唐诗续拾》据之收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