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上的今天>台湾企业家王永庆出生

台湾企业家王永庆出生

在107年前的今天,1917年1月18日(农历1916年12月25日),台湾企业家王永庆出生。

“经营之神”王永庆

1917年1月18日生于台北县新店,原籍福建省安溪县。其父王长庚以茶为生,生活颇为艰辛。15岁小学毕业那年,王永庆便到茶园当杂工,后又到一家小米店做学徒。第二年,他就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自己开了一家小米店。

1954年筹资创办台塑公司,1957年建成投产。靠“坚持两权彻底分离”的管理制度,他的“台塑集团”发展成为台湾企业的王中之王,下辖:台湾塑胶公司、南亚塑胶公司、 台湾化学纤维公司、台湾化学染整公司、台旭纤维公司、台丽成衣公司、育志工业公司、朝阳木材公司和新茂木材公司等9家公司,在美国还经营着几家大公司;部资本额在1984年就达45亿多美元,年营业额达30亿美元,占台湾国民生产毛额的5.5%,在民间企业中首屈一指。

与台塑集团企业有着存亡与共关系的下游加工厂超过1500家,如今,在台湾的富豪中他雄居首席,在世界化学工业界他居“50强”之列,是台湾唯一进入“世界企业50强”的企业王。

2008年6月,福布斯公布王永庆身价68亿美元,位居台湾第二。

2008年王永庆在美国时间10月15日上午于美国过世,享寿92岁。

延伸阅读:“经营之神”王永庆:勤劳而聪明的人不可重用

延伸阅读:“经营之神”王永庆:勤劳而聪明的人不可重用

他是王永庆,台湾首富,被誉为台湾经济奇迹的象征。他也是台湾经营之神,他的经营理念备受欢迎,影响了几代企业家。本文摘录如下案例,以飨读者。

“经营之神”王永庆

一.米店经营三个秒招

王永庆在经营米店时,用了三个秒招就让该店脱颖而出。

1.提高质量

当时,台湾的碾米技术非常落后,米里面都有很多糠、沙砾和小石头等杂物。通常老百姓买回家后自己处理。

王永庆则将杂物拣干净才出售,凭此做出了好口碑,赢得了顾客好感,从而让生意越做越好。

2.送米上门

早年,米店都不送货上门,王永庆看到一些年纪大的阿姨背不动,就主动帮它们送到家。送米的时候,先把旧米倒出来,再把新米放进去,如此细心体贴服务赢得了更多客源。

3.可以赊账

以前穷人很多,米店都不赊账,往往都是领了工资才去买米。王永庆开启了赊账购物的先河。这一招,很受老百姓的欢迎,口碑越来越好。

二.“压力管理”是发展的直接动力

“台塑集团”于1957年建成投产,从不被看好到今天台湾企业的王中之王。“压力管理”是这家企业谋取生存和发展之道的直接动力。

把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,提升核心竞争力,既是市场制胜之道,也是生存之道。

面对残酷的竞争环境,王永庆正是把“压力管理”融入到企业经营、发展过程中,人为地给台塑集体制造生存压力,让台塑人有压迫感,才有了后来的辉煌成绩。

三.人才观:德才兼备才可重用

王永庆传承了中国传统的用人观,在台塑集团,德才兼备者可以重用。他是这样解释人才观的:

1.勤劳且聪明的人不可重用

一个勤劳而聪明的人,看上去是个难得的全才,但容易包揽所有事情,结果就是底下养了一群懒汉,剥夺了底层员工的成长和存在价值。

这样的人做管理者,自己大包大揽累死,而员工却闲的很,或者做什么都没水平。

2.聪明但不勤劳的人可以当主管

不勤劳,反而调动团队的积极性,让手下人忙碌起来。从这个意义上,管理者的懒惰,反而让团队中的每个人体现自己应有的价值。

3.不勤劳不聪明的人能用

这类人起着“绿叶”的作用,让每个人都觉得比他优秀、比他有,他的存在能让其他人找到自信。从而激发大多数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。

4.勤劳不聪明的人不可用

这样的人撞了南墙也不死心,会沿着错误的方向蛮干,越来越偏离目标,给团队造成的损失也会越来越大。

四.财散人聚,才聚人散

懂得合理地散财的老板,才能更好的用好“人才”。财产必须要流动的,散财不是“败家”,而是为了聚人,从而达到聚财的目的。

散财聚人,将“人才”作为重要资源,这样的企业总能比其它企业获得更多的先发优势。

五.把普通士兵培养成将军

王永庆从实践中体会到,企业经营不善,问题不全在员工,而在老板管理方法不当。人才都是逼出来的,越多的挑战,越能加速一个人成为有用的人才。

今天,单凭老板一个人的力量,做不大生意。必须积极调动下属,把士兵培养成将军才会有更大的收益。

平凡的人才,需要管理者去开发、培养,逐步授权让他们挑重担,这是迅速成长的最佳选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