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清初医家。浙江绍兴人。精于妇产科,撰《胎产指南》八卷(1857年刻行),后经丁兰谷辑订。
书名。10卷。本书为孙允贤《医方大成》的增补本改名者。参见医方大成条。
见妇婴至宝条。
经验方。见《新编药物学》。丹参18克,川芎、红花、赤芍药各9克,降香6克。水煎服。功能活血化瘀。治冠心病心绞痛。实验研究: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,增加冠脉血流量,降低心肌耗氧量,对抗心肌缺血,抑制血小板凝
病名。亦名产后瘀血流注。指产后败血不去,循经流入腰背关节等处所引起的一种疾病。症见腰、臂、足关节之处,或漫肿或结块,久则肿起作痛,肢体倦怠。急宜用葱熨法以治外肿,内服参归生化汤(川芎、当归、炙草、人参
古代的官名。宋代开始设置以大夫为名称的医官,其官阶一般为六品至七品。其后直至清代,太医院官吏的职位相当于大夫,因此,太医院五品以下的医官都称大夫。在北方习惯称医生为大夫,并延用至今。
病名。《素问·四时刺逆从论》:“少阳有余,病筋痹胁满;不足病肝痹;滑则病肝风疝。”马莳注:“其脉若滑,则病肝风疝,外感之邪也。”《类经》卷十七:“滑实则风热合邪而为肝风疝,病在筋也。”详风疝条。
①人体部位名。指耻骨联合部。②经穴名,代号RN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回骨。属任脉。任脉、足厥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,脐下5寸,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。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,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
病名。①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又名蛇瘴、虾眼、南方称著毒。由外伤染毒入于肌肤筋骨所致,或脏腑火毒凝结而成。其证随处可生,好发于手、足指端。《外科大成》卷四:“瘭疽……初出红点,次变黑色,小者如黍
【介绍】:见余梦塘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