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汁膏

猜你喜欢

  • 转阴过阳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详猿猴摘果条。

  • 李子郁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言闻条。

  • 蛇缠虎带

    病证名。出明·万全《育婴家秘》。又名缠腰火丹、火带疮、蛇串疮。系由湿热火毒,蕴蓄经络而发。《外科大成》载其症“初生于腰,紫赤如疹,或起水疱,痛如火燎”。虽多发于腰及胸胁等处,但亦可发生于其他部位。发病

  • 白厚干苔舌

    舌苔白厚而干燥的舌象。为脾胃热滞或邪在少阳之证(见《辨舌指南》)。

  • 齆(wèng 瓮)鼻

    病证名。指鼻塞有脓而不闻香臭者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风冷客于头脑,即其气不和,令气停滞,搏于津液,脓涕结聚,即鼻不闻香臭,谓之齆。”即鼻齆。详该条。

  • 足少阴经病

    即肾经病。十二经病之一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是动则病饥不欲食,面如漆柴,欬唾则有血,喝喝而喘,坐而欲起,目如无所见,心如悬,若饥状。气不足则善恐,心惕惕如人将捕之,是为骨厥。是主肾所生病者,口热,舌干,

  • 边兰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莸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补土派

    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。详见金元四大家条。

  • 黄连戊己汤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方。黄连一钱,白芍药五钱,甘草一钱。水煎服。治泄泻不止,小便不行,脾家有热,不能分清降浊者。

  • 耳挺

    病名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四:“耳挺结于窍内,气脉不通,疼痛不止”。多由肝胃肾三经火凝聚而成。症见耳孔内肿起赘生物,形若枣核,细条而长,胬出耳外。治宜内服栀子清肝汤加减。外以硇砂散点耳挺上。参见耳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