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第八十七卷。疳疾毒热攻胃反映于口齿的证候。多由阳明湿热火毒熏蒸所致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初发之时,小儿口臭,上干胃口,气息臭郁,渐进损筋,龈肉生疮,或肿或烂;又进热逼入脉,常出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即狗尾草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复正条。
见《活幼心书》。指双目流血。清·吴溶堂《保婴易知录》谓其发病“乃胎热胎火所致。”目为肝窍,血乃心液,火灼心肝,迫血上溢,故成此证。治宜凉肝泻心之剂。
见冯氏锦囊秘录条。
八方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视听八达之外。”
参见高憩云外科十种条。
见电针机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即莲生桂子花,详该条。
见《盘珠集胎产证治》。即妊娠疟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