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人丹

人丹

见《中药制剂手册》。又名仁丹甘草240克,木香45克,草豆蔻槟榔茯苓砂仁橘皮小茴香(盐水炒)、肉桂青果各30克,丁香红花各15克,薄荷冰27克,冰片9克,麝香0.3克。为末,糯米粉120克为糊小丸。每干丸300克另取朱砂粉28克为衣,每30克约1000粒,每袋重1.5克,每服10~20粒。功能清暑祛湿,避秽排浊。治中暑受热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泄泻,胸中满闷,以及晕车晕船,水土不服

猜你喜欢

  • 冷庐医话

    书名。5卷。清·陆以湉撰。刊于1897年。作者自称本书系“摭拾闻见,随笔载述”。卷1论述医范、医鉴、慎疾、保生、慎药和诊法、用药;卷2评述古今医家及医书;卷3~5分门搜集历代名医治案,参以己见,对各类

  • 舌下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舌下穴侠舌两边,针治黄疽等病。”位于舌两侧缘,舌伸出口外,正对口角处。主治黄疸,急喉风,喉蛾痧等。直刺0.1~0.2寸,或点刺出血。

  • 乡药集成方

    方书,85卷。朝鲜俞孝通、卢正礼、朴允德奉旨合纂。成书于1433年。广泛采摭中朝医籍,分类汇辑医方。所引中国医籍占绝大多数,大约有一百数十种方书,所引朝鲜医籍仅仅数种。该书卷首为“针灸法”,引《针灸资

  • 诊脉察病之意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愿闻其诊及其病能。”

  • 蛔虫菜

    见《中国经济海藻志》。为鹧鸪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食疳

    出《婴童百问》。即脾疳。见该条。

  • 果油

    出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花生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淖泽

    淖,滑润之意;泽,作濡润解。即濡润流利。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夫邪之入于脉也,寒则血凝泣,暑则气淖泽。”《灵枢·刺节真邪篇》:“脉淖泽者,刺而平之。”《灵枢·决气》:“淖泽注于骨。”

  • 凌德

    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嘉六,号蛰庵。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。辑有《专治麻疹初编》(1890年),《咳论经旨》、《女科折衷纂要》(均1892年)等书。兄凌奂,医名尤著。

  • 市隐庐医学杂著

    医论著作。清·王德森撰。刊于1853年。此书先设证治杂论14篇,列举前人误治之案以警人,并对时医以平稳方药搪塞病家等时弊痛加针砭。其后列述湿温、麻疹、惊风、血证、喉症、暑病之方药证治。其中对“湿温用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