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伏热

伏热

泛指热邪深伏于体内的发热病症。出《素问·本病论》。《温热经纬·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》:“若因外邪先受,引动在里伏热,必先辛凉以解新邪,继进苦寒以清里热。”伏热,章虚谷引申为伏邪。《重订广温热论·清凉法》:“温热郁于气分为伏热,郁于血分为伏火,通称伏邪。……凡用清凉方法,必先辨其为伏热,为伏火。热属气分,为虚而无形。如盛夏酷暑炎蒸,虽挥汗淋漓,一遇凉风而即解,故人身之热,气清即退。至其清热之法,首用辛凉继用轻清者,所以清肃气分之浮热也。终用甘寒者,所以清滋气分之燥热也。”参见发热、风温暑温等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玄操

    【生卒】:六世纪【介绍】:唐初医家。曾任歙州(今安徽歙县)县尉。他以吕广所注的《难经》为依据,凡吕氏未解者,予以注释;吕氏注不尽者,也予详释。并别为音义,以彰其旨。经过十年的钻研,撰成《黄帝八十一难经

  • 平人

    指气血调和的健康人。古代诊法上利用健康人平静的呼吸和脉象等,与病人进行对比,作为判别病证的依据之一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人一呼脉再动,一吸脉亦再动,呼吸定息,脉五动,闰以太息,命一平人。平人者不病

  • 大夫

    古代的官名。宋代开始设置以大夫为名称的医官,其官阶一般为六品至七品。其后直至清代,太医院官吏的职位相当于大夫,因此,太医院五品以下的医官都称大夫。在北方习惯称医生为大夫,并延用至今。

  • 三元参赞延寿书

    养生学著作。5卷。元,李鹏飞撰于至元辛卯(至元无辛卯,辛卯为1351年)。书中集录文献中有关养生资料,并记述了生活起居、饮食等方面的内容。书中也杂有不少封建迷信糟粕,现有《道藏》及明·胡文焕《寿养丛书

  • 急中风

    古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三。又名急风。详见该条。

  • 虫渴

    消渴病之一。《类证治裁·三消》:“有虫渴,脏腑生虫,耗津液而成消渴,苦楝子汤。”

  • 偏身青筋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偏身青筋痧,痧发,面色如靛,满身青筋胀起,粗如筋,痛自小腹起,攻上胸胁,困倦不堪。切不可误认作虚,急刺曲池、委中出黑血,宜涤痧丸以火酒下。”参见痧条。

  • 五官

    ①指鼻、眼、口唇、舌、耳等五个器官,它们分属于五脏,为五脏的外候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鼻者,肺之官也;目者,肝之官也;口唇者,脾之官也;舌者,心之官也;耳者,肾之官也。”“五官者,五脏之阅也。”②指

  • 手掌后臂间穴

    见臂间条。

  • 真人

    指能够掌握天地阴阳变化规律,善于保全精神的人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真人者,提挈天地,把握阴阳,呼吸精气,独立守神,肌肉若一,故能寿敝大地,无有终时,此其道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