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杂病论章句
见孙氏医学丛书条。
见孙氏医学丛书条。
即直接灸。详该条。
指脾胃。《脾胃论》:“津液至中宫变化为血也。”脾胃属土而居中,故称之为中宫。
治疗内脏虚损的方法。须按各脏不同病理而施治。《难经·十四难》:“损其肺者,益其气;损其心者,调其营卫;损其脾者,调其饮食,适其寒温;损其肝者,缓其中;损其肾者,益其精,此治损之法也。”
养生著作。撰者不详。清·马齐录。刊于1726年。书中介绍多种简便易行养生却病术,如涂搓自助颜、膝风摩涌泉、猿臂和血脉、熊颈免痰涎、鼓呵消积聚等。作者主张养生须注意节饮食、慎起居、惜精气。现存清代抄本,
①音运(yùn)。①通蕴。郁结、积滞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血菀于上。”《素问·示从容论》:“八风菀热。”②郁伏、枯槁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名木敛,生菀于下。”②音玉(yù)。同郁。郁结。《素问
白喉证型之一。见清·余二田《喉症指南》。由秉质素弱,兼感寒邪所致的白喉。其症初起无恶寒发热,饮食如常,惟唇白面青,精神疲倦,喉内起白皮或白块,随时增加。治以温经散寒为主。用附桂理中汤。参见阴寒白喉条。
病证名。指因出血过多所致的眩晕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头痛源流》:“失血眩晕,或吐衄太甚,或便血过多,或由伤胎,或由产后,或由崩漏,或由金疮跌扑、拔牙。往往闷绝,不省人事。”治宜补血益气。用芎归汤、归脾汤、
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阴痫和阳痫。各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脾病而致遗精。《医宗必读》卷九:“脾病而遗者,色黄肉消,四肢懈惰。”治宜健脾固精。可用补中益气汤与聚精丸、水陆二仙丹合用。参见遗精、五脏遗精条。
方书。不分卷。清张朝震(东川)撰。刊于1888年。分小儿科、女科、男科杂症三门,收录验方96首,颇多个人临证心得。现存初刻本,建国后有排印本。